《表1 不同研究区的基本遥感数据》

《表1 不同研究区的基本遥感数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中东部样区土壤、地形与耕地空间分布多样性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研究中的遥感数据为美国地球资源卫星(Landsat5、Landsat7、Landsat8)的OLI影像,具体获取时段如(表1),土壤数据为第二次土壤普查数字化土壤图,选取三个省份的省会城市(郑州市、南京市、杭州市)作为示例(图2);地形类别(图3)由研究区原始DEM数据获得,通过提取山体阴影并叠加渲染,利用高程值提取出平原、丘陵、山地,又以10 m等高线为基准获得盆地。在耕地的研究中对地形坡度进行等级划分能够更加直观的反映耕地的分布和变化状况,参考《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手册》[21],将研究区耕地的坡度分为了≤2°、2°~6°、6°~15°、15°~25°、≥25°五个等级(图4),将分布在≤2°和2°~6°的耕地称为平耕地,分布在6°~15°和15°~25°的称为缓坡耕地,分布在≥25°的称为陡坡耕地。研究区采用WGS坐标系,投影采用UTM投影,利用ENVI4.5将研究区的OLI影像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2007版)划分为6类土地利用类,首先选用6、5、4波段对影像进行合成,然后再对合成的影像进行校正、图像增强、监督分类,其中监督分类采用最大似然法,并结合Google Earth高清地图对影像进行比对和校正,最后在Arc Gis10.0中对监督分类结果进行矢量化(图5),提取出在3 km×3 km网格尺度下不同时段耕地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