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增加密度减量施氮和接种根瘤菌对红小豆植株氮素运转的影响》

《表1 增加密度减量施氮和接种根瘤菌对红小豆植株氮素运转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增加密度减量施氮和接种根瘤菌对红小豆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数字后面的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在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下同。

氮转运贡献率是籽粒中来源于营养器官中氮转运的比例,同化贡献率是生育后期增加的氮占籽粒氮的比例。由表1可知,相同施肥条件下,花荚期后氮积累量和同化贡献率均表现为21万株·hm-2最高,其中,M1F1、M1F2、M1F3同化贡献率较M2F1、M2F2、M2F3分别增加7.29%、9.60%、11.7%(P<0.05),而当密度增加到28万株·hm-2(M2),M2F3同化贡献率与M1F1相比无显著差别,说明适宜的氮肥管理方式可以缓解密度增加对植株生育后期氮素的影响,促进养分的同化转移,满足鼓粒期间籽粒对氮素的需求,减缓因营养器官氮向籽粒过度转运导致的衰老,提高氮同化能力,利于籽粒产量的提高。由表1还可看出,转运贡献率并不随着花荚期前氮积累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同化贡献率却随着花荚期后氮积累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密度条件下,F3处理的同化贡献率显著大于F1和F2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