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951—2018年中国夏季降水的三类雨型年》

《表1 1951—2018年中国夏季降水的三类雨型年》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六十年来全国与西南地区气象干旱及气候环境变化——以云南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参阅赵振国主编《中国夏季旱涝及环境场》(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年);1996年后见国家气候中心历年编印《气候预测评价》,国家气候中心系统内部参考资料。

回顾自20世纪50年代起六七十年来全国和西南地区的降水过程、逐年与各季节水旱距平,我国季风气候区每一年水旱总体趋势,大致以夏半年或夏季、汛期降水多少(主要雨带和雨区的时空分布和降水量级)来决定的。按中国气象局气候中心的分析和划分,以中国夏季降水距平百分率最大区域作为主雨带,划分逐年的主要雨型,归纳出中国夏季降水的三类雨型年(详见表1):Ⅰ类雨型属于北方型,主要多雨带位于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江淮大范围少雨,梅雨偏弱,有明显伏旱,江南南部至华南为次要多雨区。Ⅱ类雨型属于中间型,主要多雨带位于黄河长江之间,雨带一般在淮河流域一带,黄河以北和长江以南大部地区少雨。Ⅲ类雨型为南方型,主要多雨带位于长江或江南、华南一带,淮河以北大部及东南沿海少雨。(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