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中的“建筑工程对象模型单元交付深度”列表选录》

《表4《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中的“建筑工程对象模型单元交付深度”列表选录》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精细度管控——美标LOD系统与国内建筑信息模型精细度标准的对比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至此,综合国标《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与《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的内容,诸如美标《LOD说明》中的条文细则体系的框架就已经出现端倪了。在此框架下,只需要依据技术需求填写相应的细则条文,就能拟定出详尽的用于阐释标准的细则体系。细则条文的国标范本在哪里呢?在2019年6月施行的《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JGJ/T 448-2018)的“附录A”中。《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与《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同时推出,尽管它的规范目标是以制定成果标准为主,但“附录A——常用构件级模型单元几何表达精度”中所展示的细则条文,或许是这本标准中最具理论价值的部分。这套细则的描述方法展现了某些独到之处,在美标《LOD说明》的细则文本中,对深度的限定都以诸如“粗略的”(Approximate)、“精确的”(Accurately)或是“真实的”(Actual)之类的形容词来完成,而在国标《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中的细则文本,则引入了更精确的定量指标:如对场地地形精度的表达规定,G2、G3和G4相对应的等高距分别提出了建议值2m、1m和0.5m;对于外墙构造层次表达,G3的精度描述为“构造层厚度不小于20mm时,应按照实际厚度建模”,G4的精度描述为“构造层厚度不小于10mm时,应按照实际厚度建模”等。这类独特的细则描述,在模型精细度管控的有效性上,亦有美标条文所不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