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试验方案: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实例探析》

《表4 试验方案: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实例探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实例探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校舍簇群规划考虑轴线的可建设性,轴线不应以大广场、大湖面为中心,而应以重要校舍来组织序列。本规划首期建设“软硬”交织的轴线形成校园核心空间,轴线两侧的空地前期用作绿地或集散广场,以符合规划部门当前的密度、容积率、绿化率指标。假设后期调规采用填充式加建的形式,在不破坏轴线形态的情况下,功能块也可形成完整的界面,重塑轴线空间,进而形成“四街一带”的簇群形态。在轴线两侧加建约4.8万m2的教学用房,在首层设计泛图书室、泛活动室,增强中轴公共性和功能复合性。其他预留地块为加建学生宿舍及生活体育综合体建筑。经计算,学生规模增加到22 215人,生均建筑面积为25.67 m2/人,已经非常接近18指标25.99 m2/人(按2万人),容积率达到1.51(见表3)。对比试验方案,若在学术街的轴线空间加建校舍,则容积率达到1.63,生均建筑面积由18指标25.99 m2/人(按2万人)达到28.05 m2/人(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