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汉族、回族、藏族女性腰椎骨密度比较(g/cm2)》

《表2 汉族、回族、藏族女性腰椎骨密度比较(g/cm2)》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青海地区汉族、回族、藏族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x:骨密度平均值;s:标准差;-%:峰值骨密度丢失率

从表2可见,汉族女性骨密度在25岁前达到骨峰值,25岁后下降,30~39岁一段时间内相对有所回升,55岁以后又快速下降;回族女性骨密度在25~29岁达到骨峰值,然后快速下降,30~49岁骨密度有所回升,55岁后又快速下降;藏族女性在35~39岁达到其峰值骨密度,随后快速下降。汉族、回族、藏族女性的峰值骨密度以藏族最高,回族次之,汉族最低,这一趋势与男性相符合,分别是(0.676±0.095)g/cm2、(0.571±0.037)g/cm2、(0.568±0.091)g/cm2。55岁后汉族、回族、藏族女性腰椎骨密度均呈快速丢失的状态,藏族峰值骨密度丢失率达到25.000%。65~69年龄段中以藏族骨密度最高,回族次之,汉族最低,分别是(0.461±0.190)g/cm2、(0.416±0.132)g/cm2、(0.406±0.143)g/cm2,而此年龄段骨密度丢失率藏族女性最高达到31.805%,回族次之,汉族最低。3个民族女性各个年龄段的骨密度经方差分析全部均P<0.05(0.005-0.05),均有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