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皖北地区乡村稀释化分组分析结果统计》

《表5 皖北地区乡村稀释化分组分析结果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皖北地区乡村稀释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基于城乡关系的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便于识别皖北地区乡村稀释化地域状态,利用ArcGIS 10.2聚类分组分析工具,进行不同类型区域划分。分组分析的最佳组数参考分组有效性的伪F统计量,结果显示伪F统计量最高值对应为三组,因此,将皖北地区划分为低度、中度、高度乡村稀释化区三个类型区。根据乡村稀释化的分区统计特征,研究区整体集聚性高于低度乡村稀释化区集聚性,而低于高度乡村稀释化区。低度乡村稀释化区分布在皖北地区西南部8个县级单元(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界首市、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利辛县),乡村稀释化Moran's I指数为0.2692,Z得分1.4683,集聚性相对较强;中度乡村稀释化区仅砀山县,稀释化程度达0.3429;高度乡村稀释化区达26个县级单元,稀释化均值0.4724,Moran's I指数为0.6800,Z得分1.0171,呈现高度集聚的空间分布特性(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