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5至2019年马来西亚各语种本土电影产量及分布情况》

《表1 2015至2019年马来西亚各语种本土电影产量及分布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马来西亚多语种电影的主流院线生态现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马来西亚国家电影发展局官网。

纵观多年来各种语电影的产量,马来语电影产量所占比重最大,而马来西亚中文、泰米尔语电影在近代工业化生产也就是近十年的事情。中文电影《大日子》(woohoo!)上映于2009年,是马来西亚本土贺岁电影的开篇之作,随后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华裔导演执导拍摄了不少成功的贺岁片,由此更多本土中文电影讲述马来西亚华裔族群自己的故事,如《甲洞》(Kepong Gangster)系列讲述华人黑帮的心路历程,《李宗伟:败者为王》(Lee Chong Wei)讲述马来西亚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的故事。尽管第一部马来西亚泰米尔语电影《嗜血鬼》(Ratha Paei)早在1969年便问世,但同本土中文电影创作情况相似,20世纪90年代或更早时期,只是零星点缀在马来西亚电影创作名录上,直到十年前有了一定创作与公映影片数量并形成积极的观影效应。近五年的统计数据(见表1)显示,马来西亚电影年总产量与马来语电影的数量均呈下降趋势,进口英语电影称霸票房,本土电影作品普遍不能吸引当地受众,马来西亚整个电影创作生态系统选择劣汰现象明显,一些摄制中文、泰米尔语电影的公司如昙花一现从业界销声匿迹,而掌握马来语电影创作与发行的主流公司逐渐开始相互整合资源以创造更大的市场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