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风险评价编码法的等级标准》

《表4 风险评价编码法的等级标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清潩河流域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基于Tessier法将重金属进行风险编码排序后得到的风险程度则为A4>A2>A1>A3,与地累积指数法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得到的结果稍有差异,这主要同大部分金属在A4区域的非残渣态占比高于其他区域有关。流域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为Cd和Zn,部分点位存在Cu,Hg等元素含量过高的问题。其中Cd的污染问题最为严重,共计有28个采样点位高于河南省环境土壤背景值。尽管A2许昌市区区域的Cd(0.60 mg·kg-1)、Zn(158 mg·kg-1)含量在点位S6的含量骤然增高,但非残渣态(K1+K2)Cd、Zn的含量较之附近点位并没有明显的增高,说明此处重金属含量的增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到达许昌市区后流通性变差在此处造成重金属堆积形成相对平衡的状态,Cd大部分作为相对稳定的残渣态存在。但同时应当注意到的是流域整体Cd的活性较大,4个区域中除A2外,Cd的风险评价编码均大于0.5,属极高风险(表4)。同时对比国内沉积物重金属基准相关研究可以推断出该区域沉积物已对生物产生不良影响。S6—S8为许昌市区景观水体,附近存在垂钓嬉水等人为活动大大增加了人体暴露的概率,因此该区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情况应加以格外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