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研究区15个样地的环境因子概况》

《表1 研究区15个样地的环境因子概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秦岭松栎林功能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和环境异质性的耦合关系》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W:西坡;S:南坡;SE:东南坡;SW:西南坡

于2016年植物生长旺季的6—7月通过野外实地踏查,选择潜在的样地设置点,8月份采用典型取样法在研究区内油松-锐齿槲栎混交林集中分布的区域共设置15块样地(表1)。每个样地面积为20 m×20 m,调查其中全部乔木;样地内均匀布设5个2 m×2 m次样方,调查灌木。调查时记录每个样地(方)内各植物物种的名称、个体数(丛生性草本按丛数统计)、株高、盖度等指标。利用手持式GPS定位仪记录样地生境的海拔数据;利用手持罗盘仪测量样地的坡度与坡向,并对坡度、坡向进行如下标准化:百分比坡度=坡度/90×200%,百分比坡度越大,坡度越陡;以朝东为起点,顺时针旋转,每45°为一个划分区间,将坡向编排为1—8个数字,数字越大,则坡向越向阳;以赋值法测度坡位如下:1代表下坡,2代表中坡,3代表上坡(吴昊等,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