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刈除不同器官后对小麦生长的影响(1)》

《表1 刈除不同器官后对小麦生长的影响(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旱地小麦冗余生长和补偿作用及抗旱性的关系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表中数据为刈除株和未刈除株各为5株的平均值,(2)籽粒饱满度分为饱、较饱、中等、欠饱、瘪5级,分别以1、2、3、4、5表示,进一步对籽粒饱满度细分,将每级分为好、一般2个水平,用+、-表示[4]。

补偿作用的概念各有说法,这里所说的补偿作用是指小麦部分器官受损后由其他部位进行补充或者发挥更大作用,使小麦产量并未受较大影响的现象,也包括刈除冗余生长部分后的作物反应。我们于2005年在定西团结镇唐家堡旱地小麦育种田间试验中确实观察到这一现象:当年5月中下旬由于发生粘虫危害,陇春9143叶部几乎全部被粘虫啃食殆尽,但芒未受影响,茎秆正常,灌浆成熟后陇春9143籽粒饱满度较好,千粒重较2004年仅减少5%,减产程度比想象的要好。受此启发,我们于2015—2016年对旱地小麦育种田间试验的自育小麦品种陇春8139、陇春18号、陇春9143和外引小麦品种定西35号、远品831、西旱2号、会宁15号的旗叶、倒二叶、芒进行了刈除处理(每品种随机选取5株,同时随机选取5株为对照),观察刈除处理方式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小麦籽粒受到一定影响但没有出现过于干瘪的现象,这从另一方面说明小麦生长过程中补偿作用确实存在,同时由于相互影响导致不同小麦品种的其它部分功能期较正常栽培也有不同的变化(表1)。可见,小麦生长过程中的补偿作用对于小麦的栽培极为重要,可以使小麦籽粒能够储存较多的能量和物质,有利于下一代的正常发芽生长和物种保存,能够有效地减少小麦产量损失,挽回一定的经济效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