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拉布达林盆地综合地层表》

《表1 拉布达林盆地综合地层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重力-地震联合反演解释技术在拉布达林盆地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白垩纪地层由白垩系下统塔木兰沟组(K1t)、上库力组(K1s)、依列克得组(K1y)、大磨拐河组(K1d)等兴安岭群地层构成(表1).下白垩统是盆地内主要地层,在盆地内普遍分布(图1),以火山岩为主,喷发间隙发育沉积岩.上部以火山碎屑岩、火山岩为主,下部为火山碎屑岩夹湖沼相沉积碎屑岩(上库力组).大磨拐河组岩性为凝灰质砂岩、泥岩、砂岩夹煤层,厚度约600 m,地层平均密度2.16 g/cm3(表1)[1];依列克德组主要发育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由于是基性火山岩,平均密度相对较大,可达2.43 g/cm3,是盖层引发重力高异常的主要因素,如果不加以消除,将会使主要目的层上库力组底界深度计算偏浅;上库力组岩性为火山熔岩及正常沉积岩,平均密度较低(2.24 g/cm3);塔木兰沟组发育中基性粗安岩、安山玄武岩,地层密度大,可达2.63 g/cm3.盆地基底古生界地层平均密度为2.65 g/cm3,与塔木兰沟组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