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移栽密度与不同穗型品种下再生季苗桩比、穗桩比及最高苗数》

《表3 不同移栽密度与不同穗型品种下再生季苗桩比、穗桩比及最高苗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穗型品种与移栽密度对再生稻产量、发苗能力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最高苗数与苗桩比均能反映母桩发苗能力,穗桩比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再生苗成穗能力,均能显著影响再生季产量。表3为不同移栽密度与不同穗型品种下再生季苗桩比、穗桩比及最高苗数。由表3中的F值可知,品种对最高苗数、穗桩比及苗桩比有极显著影响,说明再生季发苗能力与成穗能力与品种遗传因素关系极显著。从苗桩比看,穗粒兼顾型品种HLY898显著高于大穗型品种YLY900与多穗型品种TYHZ,穗粒兼顾型品种HLY898母桩发苗能力较好。从单位面积最高苗数看,多穗型品种TYHZ显著高于穗粒兼顾型品种HLY898与大穗型品种YLY900,但是多穗型品种TYHZ的穗桩比显著低于穗粒兼顾型品种HLY898与大穗型品种YLY900,说明多穗型品种TYHZ单位面积最高发苗最高,但是再生苗成穗率较低。综上,穗粒兼顾型品种HLY898发苗能力最好,再生苗成穗率也较高,最适宜作为再生稻种植。再生季发苗能力与成穗能力也受移栽密度的影响,移栽密度极显著影响穗桩比,显著影响单位面积最高苗数,对苗桩比有一定的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从苗桩比看,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苗桩比呈单峰变化,D3处理最好,D6处理最低,其中,D3处理与D4显著高于D6处理。从穗桩比看,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穗桩比也呈单峰变化,D4处理最高,D6处理最低,其中,D4处理显著高于D1、D2与D6处理。从单位面积最高苗数看,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最高苗数也呈单峰变化,D3处理最高,D1处理最低,其中D3处理显著高于D1、D5与D6处理。综上,D3与D4处理再生季发苗能力与成穗能力均处于较高水平,是比较理想的移栽密度。移栽密度与品种之间有一定的互作,其中穗桩比达到极显著水平,单位面积最高苗数达到显著水平。从苗桩比、穗桩比与单位面积最高苗数看,最佳组合分别为大穗型品种YLY900下的D3处理、大穗型品种YLY900下的D4处理与多穗型品种TYHZ下的D3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