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1999—2017年中国、美国、印度不同棉区棉花TFP变动及其分解》

《表2 1999—2017年中国、美国、印度不同棉区棉花TFP变动及其分解》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棉花全要素生产率的国际比较与收敛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考虑到中国、美国、印度3个国家不同棉区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条件的差异,表2给出了3个国家不同棉区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可以发现:第一,1999—2017年中国三大棉花主产区全要素生产率均呈负增长态势,与全国整体相一致,表现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双重弱化。三大棉花主产区中,黄河流域棉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最大,为0.978,其次为西北内陆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值得注意的是,西北内陆棉区棉花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为1.002,>1,说明西北内陆地区技术运用水平带来了效率的提升,促进了棉花全要生产率的增长。第二,美国大部分棉区棉花全要素生产率都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五大棉区中,富饶的边缘地带棉花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最高,为1.025,其次为草原门户地区、密西西比州门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仅中心地带棉区的棉花全要素生产率指数<1。富饶的边缘地带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是技术效率变化,草原门户地区和密西西比州门户地区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是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的双重提升,而南部沿海地区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第三,印度北部棉区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年均增长3.0%,明显优于南部棉区和中部棉区。印度北部棉区棉花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得益于技术效率的变化,包括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棉花无论在技术效率还是技术进步方面,都与美国、印度棉区有较大差距,棉花高质量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