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区位熵》

《表2 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区位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梅州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探析与旅游开发路径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2显示:传统舞蹈、传统技艺、民俗的区位熵在各个县区间差异不是特别明显,空间分布较为均衡,非遗项目各有千秋。区位熵差异最为显著的是民间文学,最高值为5.82,其他7县区全部为0,集聚态势尤为突出。其次,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曲艺、传统体育与杂技以类非遗的区位熵差异也比较显著,最大值分别为2.36、3.30、3.09、2.83、3.30,最小值为0的县区达到3个以上,集聚态势明显。民间文学高度集中在梅江区,该区作为市区所在地,是梅州的文化中心,也是客家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主要阵营,以下市话和对山歌为主题的民间文学题材丰富、特色突出;传统音乐高度集中在蕉岭、梅江区、丰顺、大埔和兴宁市,贯穿梅州东西部,各具特色;传统戏剧高度集中在五华、梅江区、梅县区和大埔,广东汉剧、五华提线木偶和采茶戏知名度高,文化内涵深厚;传统美术高度集中在兴宁市、五华县和梅县区,这些地区工匠艺人普遍,石雕匠人“五华阿哥硬打硬”,艺术特色鲜明,代表作品丰富;曲艺主要集中在蕉岭、平远、梅县区、梅江区和兴宁市,说明竹板歌流传者众,备受人们喜爱;传统体育与杂技高度集中在平远、梅县区和兴宁市,拳术类型多样,足球运动魅力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