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不同气团影响下各模态数浓度及气象参数平均值》

《表4 不同气团影响下各模态数浓度及气象参数平均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武当山夏季颗粒物数浓度谱分布特征及气团来源影响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不同气团影响下颗粒物数浓度存在明显差异.由表4、5可见,在第Ⅰ类东部气团的影响下,总颗粒物数浓度较低,积聚模态的数浓度相对较高,可能是受部分海洋性气团影响.研究[33]表明,海洋性气团总数浓度较低且以积聚模态为主.在第Ⅱ类西北气团影响下,核模态和爱根膜态的数浓度分别为806和3 078个cm3,远大于其他几类气团,总颗粒物数浓度(5 842个cm3)也最高.此类气团影响下环境温度较其他两类气团背景下偏高,相对湿度最低,吸湿增长较弱,且ρ(SO2)比其他气团中ρ(SO2)高,更有利于新粒子生成;同时,ρ(PM2.5)相对较小,颗粒物的碰并作用相对较小,在其影响下核膜态、爱根模态数浓度均较高,这与张晓茹[34]研究结果类似.在第Ⅱ类气团影响下的颗粒物峰值粒径为100 nm,颗粒物数浓度谱图在粒径<100 nm时较宽.在第Ⅲ类气团影响下,总颗粒物数浓度也相对较高,且主要以积聚模态为主,颗粒物数浓度可达2 596个cm3,主要是由于第Ⅲ类气团输送距离较短,主要受当地排放源影响,ρ(NO2)较高,从而使得相同粒径下积聚模态数浓度较高.在第Ⅳ类气团影响下爱根模态颗粒数较多,颗粒物数浓度约为2 557个cm3,积聚模态颗粒数较少,可能是由于第Ⅳ类气团具有高温高湿的特点,前期高温利于细小颗粒物的生成,后期受湿度影响碰并消除效应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