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绿洲1号植株不同部位发芽率和发芽势》

《表1 绿洲1号植株不同部位发芽率和发芽势》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菌草绿洲1号繁殖特征及营养成分初探》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一行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性显著(P<0.05),下同。

由表1可知,绿洲1号植株不同部位发芽率和发芽势存在差异。其中,粗茎和细茎发芽率均表现出下部>中部>上部,且差异性显著(P<0.05)。粗茎下部和细茎下部发芽率分别达到94.29%和100%,显著高于植株的上部和中部;细茎的发芽势也表现出同样趋势,下部发芽势显著高于上部和中部,但上、中部发芽势和发芽率低于粗茎的上、中部。将植株的上、中、下部发芽率和发芽势进行平均,方差对比分析,粗茎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86.79%和57.38%,粗茎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高于细茎。试验研究结果与王青[16]对麻楝嫩枝扦插生根结果类似,原因可能为植株下部较中、上部更粗,含更多的营养物质,而植株上部过于幼嫩,发芽能力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