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野生饲用灌木、半灌木资源》

《表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野生饲用灌木、半灌木资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野生饲用灌木、半灌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数据来源于《Flora of China》、《贵州饲用植物彩色图谱》和贵州、广西、云南植物志等。

我国灌木、半灌木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南北方均有野生灌木分布。灌木植物主要集中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域的丘陵、沙漠、荒漠地带,基于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灌木类资源不尽相同。如:内蒙古人工建植灌木以沙柳、柠条、羊柴、沙鞭为主;陕西重视发展柠条、紫穗槐、羊柴;山西重点推广柠条、沙棘;新疆着重发展木地肤、优苔菜;宁夏及甘肃大力推广梭梭、花棒、沙篙。喀斯特地区主要区域性植被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云贵高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带、贵州高原湿润常绿阔叶林带,野生饲用灌木资源面积分布广泛、种类丰富[8-10]。贵州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核心区,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石漠化治理的典型性、代表性关键示范区。贵州省地势西高东低,位于云贵高原大斜坡地带,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100~1300 mm,年均温15℃,年相对湿度>70%,平均海拔1100 m。独特的地势与气候因素造就了贵州琳琅满目的灌木资源,天然草地灌木资源约有32科、164属、406种,优良野生饲用灌木主要有12科、32属、60种,贵州豆科饲用灌木主要分布于海拔150~2900 m的山坡、灌丛[11]。罗天琼等人依据喀斯特气候生境相近原理从广西、云南等地引进优良饲用灌木,如:银合欢、木豆、多花木兰、羽叶决明,并在热量较好的贵州南部及西南部地区推广利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