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阿里河地区土壤中有色金属元素含矿性指数统计》

《表3 阿里河地区土壤中有色金属元素含矿性指数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阿里河地区钼多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典型矿床成因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子区1-嘎仙蛇绿构造混杂岩岩块;子区2-吉祥沟岩组;子区3-大网子岩组;子区4-大乌苏岩组;子区5-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子区6-上侏罗统玛尼吐组;子区7-中侏罗二长花岗岩;子区8-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子区9-早白垩世二长花岗岩;子区10-早白垩世正长花岗岩。

依据20种成矿、伴生(指示)元素定量分析数据,可从地球化学角度对区内主要地层和侵入岩中的成矿元素、指示(伴生)元素的成矿可能性、含矿性进行分析评价(见表3)。含矿性评价主要利用浓集比率(k1)、变异系数(Cv)计算相对成矿指数(P),公式为、s0分别代表某元素在全区平均含量和离差。、s0i分别代表某一地质体中某元素平均含量和离差。相对成矿指数反映了元素平均含量和离差与成矿的关系。一般认为,该指数越大,成矿可能性就越大。∑(K1、Cv、P)≥3.0有利成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