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土地功能类型划分: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力》

《表1 土地功能类型划分: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力》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采用的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是从土地利用/覆被角度出发,基于自然属性视角进行分类。对于土地利用的划分,不同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尝试,部分学者使用统计数据对其进行定量识别[24-26],除此之外多数学者基于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进行划分[27-29],但由于同一种用地类型可能兼顾多种功能,从利用功能视角开展土地分类具有一定难度。针对此问题,有学者使用赋值法[30,31]对同一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功能进行赋值以此进行研究,部分学者则将功能较为复杂的用地作为过渡类型进行分析[32,33]。为更清晰地揭示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34,35]建立土地利用功能分类方案(表1)。将6个一级地类和25个二级地类归纳为3种功能类型:粮食保障用地、生态保育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其中耕地主产粮食,因此将其归为粮食保障用地;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提供了主要的生态服务,故将其归为生态保育用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将其归为城乡建设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