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麻醉科规培医生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能掌握程度自我评价(人)》

《表2 麻醉科规培医生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能掌握程度自我评价(人)》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麻醉科规培医生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操作教学问卷调查》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每个规培医师至少需要完成10例超声成像训练,才能辨清需要阻滞的神经周围的解剖结构[6]。对于初学者,需要连续实施多次操作,才能提高手眼协调能力。但是,从表1可以看出:95份有效问卷中,有26人从未进行过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33人操作例数为1~9,仅有12人的操作例数超过50例。即使单独列出第三年麻醉规培医生的数据,仍有6人(占6.3%)的操作例数为0例,同样也仅有6人(占6.3%)操作例数超过50例。从表2所列的10个临床常用的神经阻滞部位来看:腹横肌平面阻滞是麻醉规培医师掌握程度最好的,有49人(占51.6%)达到了“熟悉”(含)以上;紧随其后的是腹直肌鞘阻滞,有17人(占17.9%)达到了“熟悉”(含)以上。与其他部位相比,腹部神经阻滞的普及率明显偏高,可能与普外科手术量比较大、阻滞操作不需要摆特殊体位和穿刺并发症少有关。腹横肌平面阻滞和腹直肌鞘阻滞既可以从腹壁皮肤开始计数定位,又可借助于蠕动的肠管从腹腔内反向确认阻滞平面,误入腹腔的概率很小,穿刺针沿途损伤神经血管的可能性小,因此,特别适合初学者超声神经阻滞入门[7]。尽管超声引导下颈丛、臂丛神经阻滞在过去的10年间得到了长足发展,发表了非常多的临床文献,但是在本次问卷调查中,规培医生对其掌握程度却并不乐观,分别只有3人(占3.2%)和11人(占11.6%)认为掌握了该技术。在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阻滞(4.2%)、股神经阻滞(5.3%)、股外侧皮神经阻滞(1.1%)、闭孔神经阻滞(1.1%)、坐骨神经阻滞(2.1%)、隐神经阻滞(1.1%)中,同样只有很少比例的人达到了“熟悉”(含)以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