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口疮诱发因素:《2015版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口疮(修订)》专家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表2 口疮诱发因素:《2015版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口疮(修订)》专家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15版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口疮(修订)》专家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第一轮问卷调查专家们文字建议,经课题组研讨,将第一轮问卷中“复发性口疮”在第2轮中改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使其更为符合规范。在第一轮问卷调查中,“鹅口疮”和“癌性口炎”的x值分别为0.25、0.48,小于0.6,R值分别为87.09%、64.52%,大于50%,S值分别为8、15,小于30,故可直接删除不进入下一轮问卷调查。“疱疹性咽峡炎”、“坏死性口炎”、“卡他性口炎”的CV值明显高于其余7项指标,但第二轮的CV值较第一轮分值减少,说明专家对这3项的意见分歧在缩小,保留这3项指标具有一定的意义。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