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术后发生包裹的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表3 术后发生包裹的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继发性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小梁切除术前因眼压或炎症未能完全控制等原因,手术后仍有10%~30%滤过泡瘢痕形成、甚至包裹[13]。虽然术中应用抗代谢药物如5-Fu、MMC,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瘢痕的形成,但滤过泡包裹仍经常发生。本组术后9只眼出现了滤过泡局限包裹,包裹率为16%,其中7只眼予以针刺分离联合5-Fu结膜下注射、2只眼行滤过泡分离手术,后均呈功能性滤过泡。不同术前原发病的PPKG患者小梁切除术后发生包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本组小梁切除术后随访1年,4只眼(7.2%)眼压控制不良而改行睫状体冷冻术。睫状体冷冻和睫状体光凝属于睫状体破坏性手术,为角膜移植术后的眼压控制提供了替代治疗方案,其手术成功率在64%~79%[14],但需要重复治疗的几率为57%~92%[15]。目前超声睫状体成形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其利用超声转化为热能,破坏分泌房水的睫状体,增加葡萄膜巩膜通道的引流,从而降低眼压。与睫状体冷冻术、光凝术相比,可平稳控制眼压,并发症少而轻,手术过程短,手术风险明显降低[16]。早期国外的研究结果显示了其降眼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