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水平距离的垂直方向土壤脱盐率和最终含盐量》

《表3 不同水平距离的垂直方向土壤脱盐率和最终含盐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外包土工布暗管排盐条件下水盐运移规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土壤盐分受淋洗水分运移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有所差异(表3和图6)。在第一次淋洗试验中,10和20 cm土壤脱盐率较大,平均脱盐率达85%以上,其平均含盐量从重度盐渍化水平脱至无盐水平,实际剩余平均含盐量为0.4 g/kg;30 cm土壤脱盐率在65%~80%之间,含盐量降至轻度盐渍化水平(2.02 g/kg);40 cm土壤脱盐率小于60%,含盐量降至中度盐渍化水平(4.3 g/kg)。在垂直方向上,随着土壤埋深的增大,土壤脱盐率逐渐减小,且0~30 cm土层脱盐率显著大于40 cm土层(P<0.05)。而在水平方向上,土壤埋深在10和20 cm剖面处水平方向的脱盐效果差别不大;当埋深大于20 cm时,距暗管越远,土壤脱盐率越小。在第二次淋洗试验中,0~20 cm土层稳定在无盐水平,含盐量变化较小,土壤脱盐现象明显发生在30~40 cm土层中,脱盐率大于60%,且从轻盐和中盐水平降至无盐水平(<1.5 g/kg)。同时,土壤脱盐状况在不同排水时间间隔内存在差异,在淋洗作用下土壤盐分向下移动。由图6所示,淋洗试验1中10和20 cm土层较快完成脱盐,后期土壤盐分变化量较小;30和40 cm土层在结束排水时土壤含盐量仍较大,脱盐率小于上层土壤。而淋洗试验2中20 cm以上土层盐分不再变化,30~40 cm土层短时间内脱盐效果明显,后期稳定在无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