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树种对照试验调查记录(单位:%、cm)》

《表1 不同树种对照试验调查记录(单位:%、cm)》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浅论树上干杏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试验区及材料。费家村上下沟8林班2小班最下部一块平地设置试验区2亩,海拔2320m,无坡度、无坡向,栽植4个品种分别为树上干杏47株、大结杏24株、包谷杏子21株以及野山杏25株。种苗规格:树上干杏采用两年生地径1.5cm以上、根系发达、无机械损伤、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质Ⅰ、Ⅱ嫁接壮苗。苗木来源:互助县哈拉直沟乡盐昌村。(2)试验设计。将GGR6号配置成两种不同浓度溶液,采用蘸根、浸根对苗木进行处理,以提高栽植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速蘸时将GGR6号配制成400mg/kg溶液苗木根部蘸根后用塑料布包裹根部,运至造林地点造林;浸根时将GGR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制成50mg/kg溶液,浸泡2小时再栽植。每个品种三次重复。(3)造林方法。一是整地。水平沟整地。规格:上口宽0.8m、沟底宽0.5m、深(沿到沟底)0.5m,沟间距为6m。为了便于植树坑集水,提高植树坑土壤含水量,每隔2m做一隔梗,形成竹节状。55穴/亩,整地时间为2017年4月15日至4月24日。二是造林。时间:20年4月25日至5月20日。方式与方法:人工植苗,要求一穴(坑)一苗。苗木栽植时垂直于地面,深浅适度,不悬根、不窝根。严格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规定进行造林。造林密度:初植密度为55株/亩,即株行距2m×6m。三是栽培管理技术。浇水:苗木栽植完成后及时灌上第一遍定根水,使土壤充分吸收水分,有利土壤与根系紧密结合,根据土壤墒情2017年共浇水3次,2018年浇水2次。病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幼苗容易感染立枯病、瘁倒病等,2017年8月6日至9日,选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喷洒预防一次。做到了及时防治,减少损失。虫害防治:2017年6月25日至28日,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进行虫害防治一次。施肥:结合栽植灌水施肥2次,第一次于4月下旬,施尿素和二胺各2.5kg/亩,第二次于6月中旬,施尿素和二胺各2.5kg/亩。补植补栽:2018年4月10日至21日,对死亡的苗木进行补植补栽一次,并对补植苗木及时进行浇水。抚育:栽植第三年,新梢长到60cm左右时,选方合适的新梢3~4个作为主枝,在40cm处短剪,促起萌芽发枝。7月份结合修剪摘心,控制其生长势,把其它枝拉平,作为辅养枝。冬季修剪在夏季的基础上,选留侧枝及主枝延长头,并对其短剪,使其开张延伸,侧枝开角缓放,过密枝、竞争枝疏除。(4)调查记录。造林试验相关调查记录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