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灌溉制度因素及水平设计》

《表3 灌溉制度因素及水平设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矿区排土场植被恢复节水灌溉措施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选择较为适宜当地生长的人工牧草苜蓿、沙打旺和披碱草,作为边坡植被恢复的草种。灌溉方式选择微喷、滴灌、微润灌3种形式。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坡面土壤水分变化情况,还是植被地上生物量表现分析,在干旱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矿人工再塑地貌边坡植被恢复的3种灌水方式中,采用地面滴灌是最适宜的灌水方式,其投资成本较低、施工操作相对简单、节水效果明显。适宜灌水方式的选择已另有报道[14],笔者主要对植被需水特性及滴灌条件下3种牧草的灌溉制度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植被的需水特性采用田测法测定并计算需水量。参照《灌溉试验规范》(SL13-90)确定旱作物灌溉制度试验方案,即按不同土壤含水率下限标准,选定不同的灌溉制度。同时,结合坡面配置情况,选择3种牧草(苜蓿、沙打旺、披碱草)和不同灌溉制度(即控制表层土壤湿度下限占田间持水率的55%,45%和35%为灌水极限)为因素,进行最优灌溉制度试验。具体试验步骤:首先计算出一次的灌水定额;其次,在严格控制不产生地表径流的条件下,将计算出的灌水量(由水表控制)在一定历时内灌完。同时记录灌溉过程中的灌水方法、灌水总历时;再次,根据田测法要求进行土壤水分测定(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