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大方坯点状偏析区域的二次枝晶间距》

《表2 大方坯点状偏析区域的二次枝晶间距》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连铸坯点状偏析缺陷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Oh K S等观察了S72钢大方坯不同电磁搅拌模式下点状偏析区域的枝晶形貌[39-40],对应工况下点状偏析内外的二次枝晶间距(secondary dendrite arm spacing,SDAS)见表2。对比可以看出,3种搅拌方式下点状偏析内部的枝晶都比外部细化。整体来看,内部晶体的SDAS是外部的1.5~2倍。点状偏析内部SDAS较小,说明其凝固时冷却速度较大,凝固滞后于外部区域。因此,Oh K S认为点状偏析是凝固末期富集溶质的液相被负压抽吸到已凝固的枝晶孔隙中形成的。李博等[27]和Nabeshima S等[41]也发现了相同的现象,与Oh K S的结论吻合。值得注意的是,李博等观察到当枝晶间隙尺寸大于200μm时点状偏析内部为细小枝晶,而小于该尺寸时内部为显微疏松,其他文献中出现细小枝晶的点状偏析尺寸也大于200μm。由此可推测,当枝晶间隙较小时,抽吸的残留液相少,原有枝晶持续长大;反之,枝晶间隙较大时抽吸的残留液相多,除原有枝晶长大外液相内部会出现新形核的枝晶。由于大量已凝固枝晶对半宏观尺度内液相的冷却作用较强,故点状偏析内枝晶更为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