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长7段泥页岩层系含油性综合评价表》

《表1 长7段泥页岩层系含油性综合评价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泥页岩层系含油气性与页岩油可动性评价——以H317井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长7段381块TOC含量大于0.5%且处于成熟阶段泥页岩样品(Ro:0.8%~1.2%)的岩石热解和有机碳数据统计具有明显的“三段性”特征:当TOC大于8%±时,S1保持在稳定的高值段;TOC低于1.2%±时,S1保持在稳定的低值段;当TOC介于1.2%±和8%±时,S1处于快速升高段。按照卢双舫等(2012)通过岩石热解获得其游离烃量(S1),并对页岩油资源进行了分类:S1稳定高值段定义为页岩油的富集资源;S1稳定低值段为页岩油分散资源或无效资源;S1快速升高段为页岩油低效资源或潜在资源。页岩油分散资源与低效资源分界线对应的S1值,即TOC为1.2%±与上包络线的交点对应的S1值,大致为1mg/g岩石。低效资源与富集资源的分界线为下包络线稳定段对应的S1值,大致为3 mg/g岩石。富集资源的上限为外包络线稳定段对应的S1值,大致为6 mg/g岩石。值得注意的是,前人的分类方法主要是根据游离烃量(S1,即其绝对含油量)对页岩油资源进行的分类,但该分类方法中并未考虑原油可动性问题(即可动性门限)。如果将前文建立的原油可动性门限对应的OSI(70 mg/g TOC)与图4结合,则可细分为5个区域(表1),综合考虑样品的绝对含油量(S1)和原油可动性,将上述5个区域划分为页岩油有效资源、潜在资源和无效资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非源岩类夹层的TOC含量普遍较低,其在分类图版中的分布可能是在TOC低于2%区域内的非常狭窄部分。因此为重点揭示泥页岩样品含油性和可动性,分类图版中并未统计非源岩夹层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