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明代浙江地区出土的凤簪》

《表1.明代浙江地区出土的凤簪》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明代浙江女子头面的世俗化倾向》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浙江头面中释道文化的流行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观音形象的流行。明中期女子“挑心”中出现了很多观音形象,如义乌才女倪仁吉绘吴氏先祖像。[3](图1)金安人头戴金冠,身着红袍,正中间是一支观音簪,也是贵妇头上最重要的簪子,与江苏常州武进区博物馆藏的庆云冠十分相似,用于祈福、消灾免难。弘治元年,朝鲜人崔溥在《漂海录》中曾提到:“或戴观音冠,饰以金玉。”可见当时佛像纹样之流行。其二,佛教文字装饰的流行,多出现在明后期。《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图2)中宫妃们头上簪戴梵文挑心,迎合了明宪宗对佛教的信仰。再如北仑周隘陈村墓出土的银鎏金梵文“唵”字挑心、江山茅坂乌应弄出土的种子字银挑心,均象征菩萨的慈悲与加持。其三,佛教人物中的妆束和器具的流行。如杭州植物园出土的佛手簪,样式细巧别致,是从世俗化了的神佛世界中生长出来的装饰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