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经过3年改造后,0—10 cm土层不同肥料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和盐分含量》

《表2 经过3年改造后,0—10 cm土层不同肥料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和盐分含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F为化肥处理;FM为化肥配施500 kg/亩普通有机肥;FBM为化肥配施500 kg/亩生物有机肥

土壤有机质是反映土壤质量、维持土壤功能的重要指标,其含量受到土壤结构和土壤-作物-大气系统的生物化学过程的影响。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的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盐分含量密切相关。当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9.1 g/kg及以上时,能够较好地抑制下层土壤盐分向表层土壤积聚[12]。利用黄河三角洲不同盐碱化程度农田的试验,我们逐步形成建立了以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快速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以及阻控土壤返盐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技术。该综合配套技术如下:在改造第一年,通过压盐和施用生物有机肥,耕层土壤盐分下降并控制在0.3%以下,秋播种植耐盐小麦品种(如“小偃60”)、棉花或耐盐牧草;改造第二年,耕层含盐量下降到0.2%以下,可继续种植耐盐冬小麦品种,夏季冬小麦收获后种植玉米。连续3年采用该综合配套技术措施,耕层原始含盐量大于0.5%的样地,第一年改造后,冬小麦产量亩产可达300 kg,第三年小麦亩产达到400—450 kg。经过3年改造后的土壤状况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