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产量性状:黑龙江省半湿润区不同玉米品种不同密度变化规律研究与高产栽培模式探讨》

《表3 产量性状:黑龙江省半湿润区不同玉米品种不同密度变化规律研究与高产栽培模式探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黑龙江省半湿润区不同玉米品种不同密度变化规律研究与高产栽培模式探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玉米产量水平高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3]。多数学者认为密度是建立群体结构、协调群体和个体矛盾,较为经济和容易的调控手段,不同品种均有其适宜的种植密度,适宜的种植密度下群体中个体的发育协调,充分合理地利用光温及地力等自然资源,利于玉米实现高产[4]。通过表3可以看出,3个品种合玉29、嫩单23、绥玉23由4 000株/亩至4 500株/亩条件下产量逐渐升高,由4 500株/亩升到5 000株/亩条件下产量降低;合玉29、绥玉23穗长随密度升高逐渐缩短,嫩单23穗长随密度变化不明显;3个品种的穗粗、穗行数随密度变化不明显。3个品种秃尖长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其中嫩单23变化趋势最小;3个品种的百粒重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绥玉23行粒数随密度增加而降低,其余两个品种变化不明显;嫩单23穗粒数随密度增加而减少,其余两个品种变化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