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不同源地、不同移动路径温带气旋次数统计》

《表5 不同源地、不同移动路径温带气旋次数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08—2017年南太平洋温带气旋特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研究时段内温带气旋的移动路径统计分析,大致可划分为4种类型(见表5):打转型、东向型、东南向型、南向型。其中东南向型发生次数最多(90次),其次是东向型(66次),打转型和南向型两种类型发生次数相当(14次、16次)。打转型主要发生在澳大利亚东部型、南太平洋大洋中部型以及澳大利亚南部型3种源地的温带气旋中,打转过程中温带气旋不断加强,在其东侧或东西两侧往往有强高压停滞不前或受到另一温带气旋吸引。东向型以澳大利亚东部型、南太平洋大洋中部型两种源地温带气旋为主,一般在纬向及经向两个方向均没有大的系统影响,移动距离远,移动过程中在地形影响下强度可一度减弱(主要受新西兰影响),移动至大洋中部地区后在南部绕极槽北伸引起的冷平流影响下可再次发展加强。与前一种类型相似,东南向路径也集中在澳大利亚东部、南太平洋大洋中部两类源地温带气旋中,一般移出研究区域后并入绕极槽、绕极气旋中。南向型温带气旋,通常在气旋上下游均有高压系统阻挡,气旋在南下过程中加强,最终移入高纬度地区。与杨祖芳等[2]的研究相比较,由于前者更多关注澳大利亚东西洋面,其总结的移动路径以东向、东南向居多,对于南太平洋大洋中部出现的打转型、南向型路径则涉及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