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炉渣、生物炭施加对早、晚稻CO2、CH4和N2O排放通量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1)》

《表2 炉渣、生物炭施加对早、晚稻CO2、CH4和N2O排放通量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炉渣与生物炭施加对福州平原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后续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df表示自由度,MS表示均方

早、晚稻对照组和处理组之间的总体变化趋势是一样的(图1)CO2在早稻移栽之后一直到第43 d其排放通量都是缓慢增长的,在第50、64和78 d出现了3个CO2的排放高峰.晚稻在第43 d出现排放高峰,其后趋于平稳直到收获.重复测量方差结果显示,在早稻生长期,CO2排放随水稻移栽时间、处理与时间交互作用之间变化显著(表2,P<0.01).对照、生物炭、炉渣和混施处理CO2的平均排放通量为(1 821.30±276.78)、(1 084.78±133.10)、(935.63±42.23)和(763.77±67.39)mg·(m2·h)-1.与对照组相比施加处理显著降低了CO2的排放通量,生物炭、炉渣和混施分别降低了40.44%、48.63%和58.06%(P<0.05).在晚稻生长期,CO2排放随时间变化显著(表2,P<0.01).晚稻各施加处理CO2的平均排放通量为(1 626.01±112.34)、(1 406.25±176.99)、(1 344.94±117.13)和(1 347.89±56.86)mg·(m2·h)-1.与对照组相比施加处理显著降低了CO2的排放通量,生物炭、炉渣和混施分别降低了13.52%、17.29%和17.10%(P>0.05).早、晚各处理之间CO2的排放通量均为对照>炉渣>生物炭>混施.说明施加处理2 a后,仍可减少CO2的排放通量,而且在早稻生长期的减排效果优于晚稻;混施效果优于单一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