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2000—2016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象限分类》

《表4 2000—2016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象限分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绿色发展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机理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全局Moran.s I指数虽然能够从整体上分析中国省域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与分散程度,但不能有效区分局部的空间集聚与分散程度和主要模式,而局部Moran.s I指数却能较好地描述某一省域单元和相邻省域单元绿色发展水平的相似性程度,能够很好地揭示中国省域绿色发展指数的局部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进一步绘制2000—2016年各省份绿色发展指数的局部Moran.s I指数散点图,将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划分为四种演化模式(表4):(1)第一象限为高高(HH)类型集聚区,表现为本省域和相邻省域的绿色发展指数均相对较高,空间上的关联表现为高水平类型的空间集聚效应;(2)第二象限为低高(LH)类型集聚区,表现为本省域绿色发展指数相对较低,而相邻省域的绿色发展指数相对较高,空间上的关联表现为由低到高演变的过渡区域;(3)第三象限为低低(LL)类型集聚区,表现为本省域和相邻省域的绿色发展指数均相对较低,空间关联表现为低水平类型的区域集聚区;(4)第四象限为高低(HL)类型集聚区,表现为本省域的绿色发展指数高,而相邻省域的绿色发展指数低,空间关联表现为中间高外围低的区域极化模式。2016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集聚区主要发生在HH集聚区和LL集聚区,其中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福建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主要为HH集聚区,而LL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这表明绿色发展指数空间集聚区整体上与经济发展呈现一定的空间联系,从绿色发展指数构成来看,经济发展阶段与绿色增长、绿色福利有一定关系,与绿色财富并没有形成正向空间匹配关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绿色财富指数相对较低。2000—2016年各省份的空间集聚区类型发生不同程度的时空跃迁,但整体来看,HH集聚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LL集聚区集中在西部和中部省份,2000—2016年发生跃迁的省份有8个,约占观测省份的25.81%,反映中国绿色发展指数空间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