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8 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在大课间中的利用情况(n=213)》

《表8 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在大课间中的利用情况(n=213)》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云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于素梅提出评价农村学校体育大课间要从“全、真、实”三方面着手。“全”的考察点为参与人群是否为全校师生,是否做到了全动,以及场地器材利用是否充分;“真”的考察点是大课间是否常规性和常态化;“实”的考察点是大课间对于发展学生健康素质的实效性[2]。调查发现,虽然几乎所有学校自“阳光体育”政策实施起都开展了大课间活动,但开展的质量不好,如表6~9调查数据显示:有50.7%的学校没有成立大课间组织管理机构;在大课间的参与人群上没有做到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仿佛大课间就是全体学生、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事;对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利用也不够充分,尤其在体育器材利用方面,有68.1%的学校只做到了小部分被利用;大课间活动内容欠丰富,大部分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内容就是做操和跑步。通过走访和观察还发现,大课间活动形式主义严重,只口头任命活动负责人的管理行为普遍存在,很多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方案和“一校一特色”的活动内容只是在应付上级的检查,检查完又恢复到做广播体操、跑步或自由活动,这也是造成大课间活动内容单一的重要原因,绝大多数学校的大课间活动仍没有脱离“阳光体育”前传统的做广播体操的形式,且绝大部分中小学的行政领导都没有在大课间带头参与体育运动,虽然班主任和一些非体育课任课教师也在场,但充当的只是监督者角色,并没有参与运动。“全”与“真”的缺失是不可能带来“实”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