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电化学阻抗谱的部分拟合结果》

《表2 电化学阻抗谱的部分拟合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醇水法制备纳米氧化镍电极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6所示为不同热处理温度条件下所制氧化镍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及按照等效电路模型进行拟合的结果。从图6(a)中可以看出,每个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特征均与文献[8]报道一致,且按图6(b)所示的等效电路模型对所有电极的EIS曲线进行拟合后,所得拟合曲线与相应电极的实验值基本吻合,拟合曲线的卡方值(χ2)均在10-3左右,表明拟合结果可信,部分拟合参数见表2。由表2可见,取决于电解液类型的电解质电阻(Rs)基本保持不变,而电荷转移电阻(Rct)却明显依赖于氧化镍合成粉体的热处理温度,当合成粉体的热处理温度分别为250、300℃时,相应的氧化镍电极具有较大的电荷转移电阻(0.34、0.30Ω)。进一步提高热处理温度,Rct基本稳定在0.17~0.22Ω范围内。电荷转移电阻的演变行为应归因于氧化镍合成粉体的结晶度,当热处理温度为250℃或300℃时,合成粉体结晶度较弱(图3(a)),因此在相应的电极上会产生较多的离子扩散和电荷传输,大量的离子运动会引起剧烈碰撞,导致电荷转移电阻值增大;当热处理温度超过350℃后,氧化镍合成粉体的结晶度趋于完善(图3(b)),此时电荷转移电阻较低且数值基本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