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NP8和GP76-73井主要钻井参数对比》

《表1 NP8和GP76-73井主要钻井参数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一趟钻”关键工具技术现状及发展展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近5年来,为了满足“一趟钻”的技术要求,特别是为了满足长水平段水平井、三维水平井“一趟钻”的技术要求,国外在常规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的基础上,还研发使用了造斜能力更强、造斜率可控范围更宽的高造斜率旋转导向系统,如斯伦贝谢公司的Power Drive Archer和贝克休斯公司的AutoTrack Curve,每30 m井段造斜率达到10°~18°。目前在北美页岩气水平井中,常规旋转导向工具让单一井段“一趟钻”渐成常态,而高造斜率旋转导向工具则实现了双井段甚至三井段的“一趟钻”[7-8]。近年来虽然国内已经开展了常规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的研制与现场试验,但总体上还没有进行商业化应用,目前在涪陵、长宁-威远和长庆等多个非常规油气资源区块应用的旋转导向系统主要是国外产品,从以上工区的实钻情况来看,旋转导向钻井系统不但可以减少起下钻趟数,有效提高非常规油气水平井“一趟钻”的完成率,而且能够提高水平段的延伸能力和钻井安全。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致密油区同目的层、同井身结构、施工难度相当的两口邻近二开三维水平井为例,NP8井采用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成功实现了二开“直井段+斜井段”“一趟钻”和“水平段”“一趟钻”,与使用常规“弯螺杆+MWD”钻具组合的GP76-73井相比,不但减少了2趟起下钻,而且在提高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以及降低摩阻扭矩等方面效果显著。NP8与GP76-73井主要钻井参数对比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