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Ahmed L[69]实验结果》

《表4 Ahmed L[69]实验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喷射混凝土黏结特性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各国的爆破控制中,常以质点振动速度作为爆破振动的度量准则.许多学者通过现场试验来研究爆破振动对喷射混凝土支护影响时,也采用记录质点振动速度的方法.日本的Nakano[65]等人最早在隧道中进行了实验,发现0.7 m/s的振动速度会导致喷射混凝土衬砌开裂.Ansell[33]等人在瑞典Kiirunavaara矿山开展了现场实验,将素混凝土喷射在开挖隧道后的墙体上,利用放在岩石内部的炸药爆炸产生冲击波,安装在岩石表面0.5 m深的加速度计测得的信号转换成质点振动速度.结果表明,早期(1~25 h)素混凝土在0.5~1.0 m/s的振动速度下,没有严重破坏;当振动速度达到1.0 m/s以上时,黏结力消失并弹出岩块.McCreath和Tannant[66]等人在加拿大矿山用钢纤维和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做了类似实验,发现钢纤维混凝土能够承受振动速度达到1.5~2.0 m/s,金属网喷射混凝土能够承受的振动速度更是高达2.0~6.0 m/s,且这种振动速度下也只有少数裂纹.当出现大规模裂隙时,金属网喷射混凝土仍然能够支撑破碎的岩石,但是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却会丧失支撑能力,并且成为一种安全隐患.Malmgren[67]测量结果发现最大质点振动速度大约为1.2 m/s.李夕兵[68]等通过现场质点震速监测和信号分析,根据爆破动力学理论,探讨了混凝土龄期对初衬喷射混凝土累积损伤的影响,提出了单次爆破对混凝土的损伤增量及多次爆破对混凝土的累积损伤的计算方法.Ahmed L[69]等人在实验室模拟了应力波从炸药爆炸到喷射混凝土与岩石表面的传播过程.实验由冲击装置、试样以及测量装置三部分组成,如图4所示,利用一个可以产生与爆炸同类型应力波的冲击锤撞击混凝土杆(岩石替代物),利用四个加速度计来测量实验结果,其中三个安装在混凝土杆上,第四个安装在喷射混凝土末端的水泥砂浆中(喷射混凝土替代物),测量结果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