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水泥-矿渣复合胶凝材料29SiNMR分峰拟合结果》

《表4 水泥-矿渣复合胶凝材料29SiNMR分峰拟合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利用红外和核磁技术分析矿渣硅酸盐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各个试样29Si NMR谱分峰拟合后的相关数据,得出各个化学位移Qn峰的累积强度I(Qn),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得出C-S-H凝胶的MCL、ACL和Al/Si比如表4所示。纯硅酸盐水泥试样中没有出现Q2(1Al)峰,无法计算其C-S-H凝胶的Al/Si比,且根据公式,其ACL与MCL表示的是同样的含义。纯水泥在3d、28d和180d龄期的水化程度可利用公式计算得出,分别是36.01%、51.54%和67.94%,这同样说明了随着水化时间的增长,纯水泥水化程度变大,长链C-S-H增加。MCL的变化表明龄期较短时直链链长较短,试样中的C-S-H凝胶二聚体居多,随着龄期的增长,MCL变大,C-S-H凝胶逐渐变为长链状,29Si NMR表现为Q2和Q2(1Al)的增多。ACL在不同龄期的变化说明,3d龄期时只有掺少量矿渣的试样的ACL存在,掺大量矿渣的试样因矿渣还没有被激发而没有Q2(1Al)的出现;28d时随着矿渣掺量的增加试样的ACL逐渐增大,表明越来越多的矿渣被激发,产生一定量的含Al的C-A-S-H凝胶,而且随着龄期的延长这种变化更加明显,大掺量的矿渣试样中生成更多的C-A-S-H凝胶。Al/Si的变化规律说明只有出现化学位移为Q2(1Al)的试样才能计算相应的Al/Si,且随着龄期的增加,矿渣的活性不断地被激发,Q2(1Al)不断地增加,生成更多的C-A-S-H凝胶[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