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音乐研究》“专栏”发文情况统计》

《表3《音乐研究》“专栏”发文情况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有一种努力叫“坚守”——《音乐研究》办刊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编辑学研究中有一个衡量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能动作用的依据,就是通过统计测算某一份期刊在一个框定的历史时段中,除了常规栏目外而开辟有多少个“专栏”、开辟的理由是什么、主题与当时社会文化或科技研究中的哪些思潮或学术热点相关联等。根据笔者掌握的材料和对《音乐研究》的“专栏”设定分析来看,其十年来的专栏设计与安排,一是基于编辑者主体的办刊意识和需要,落实和发挥期刊作为现实音乐文化最新研究成果和音乐信息发布的平台作用;二是积极介入音乐研究活动,拉近期刊和作者、读者的距离,以学术会议、高端论坛为资源,赢得有质量的好稿件;三是积极进行创新构想,联络和团结作者,形成优势作者群;四是在为作者着想、服务的同时,提高期刊办刊的凝聚力和办刊声誉。毫无疑问,《音乐研究》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大量提高参与音乐学术活动幅度的同时,不断争取到有质量的稿件,提高了办刊水准和质量。比如“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现状及未来趋势”专栏之与“中国音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暨第五届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2008年9月26日,苏州大学);“书写民族音乐文化笔谈”专栏之与“书写民族音乐文化高级研讨会”(2009年8月20日,秦皇岛市);“音乐分析学学科建设专家谈”之与“首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2009年10月26日,上海音乐学院);还有前文提到的“音乐历史分期问题笔谈”专栏之与“‘文化视野中的音乐历史分期’研讨会”;“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专栏之与当年多个学术会议的举办等。但最能够显现编辑者创造性思维的是编辑部自主策划的专栏,如“音乐考古学:当下境况与未来趋势”;“跨学科视野下的中国当代音乐美学”;“丝绸之路与当代音乐学术”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前文提到的连续推了6期的“中国传统音乐研究30年”专栏,其作用和意义前文已说过无需再赘言,但这里要强调的是这个连续性的专栏策划,显现出了编辑主体对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持续关怀之情和强烈的学术责任心,具有一种乐于担当的、当代人记录和总结当代人的学术反思襟怀,是非常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