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赵发勇铅锌矿床I1阶段方解石碳氢氧同位素组成》

《表4 赵发勇铅锌矿床I1阶段方解石碳氢氧同位素组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西藏昌都赵发勇溶洞控矿MVT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δ18OV-SMOW=1.030 86×δ18OV-PDB+30.86(Friedman and O’Neil,1977);方解石与流体分馏采用1000lnα方解石-水=2.78×106T–2–2.89计算(O’Neil et al.,1969);温度采用实测均一温度峰值;*三个地层数据来自刘英超等(2013)。

对赵发勇I 1阶段方解石C同位素结果进行分析表明,方解石的13CV-PDB值分布狭窄(表4,–2.4‰~5.1‰),其与地球C储库中的多个端元δ13CV-PDB值发生重叠,具体包括地幔CO2、淡水碳酸盐、地下水总溶解无机碳、海洋总溶解无机碳、海相灰岩和变质CO2(Clark and Fritz,1997)。但是,由于矿区未见与矿化有关的岩浆岩,成矿流体特征也同岩浆水存在极大差异,且矿区也不存在产生淡水碳酸盐条件,所以,地幔CO2和淡水碳酸盐两个C储库端元可以排除,上述端元中的后四项可能成为成矿流体中的C来源。对C-O同位素进一步综合分析发现(图11b),多数样品都落入了区域碳酸盐岩范围,表现出和背景灰岩一致的C-O同位素特征;少数样品δ18OV-SMOW大幅减小、δ13CV-PDB基本持平不变,总体在δ13CV-PDB-δ18OV-SMOW相关图中呈现出沿δ18OV-SMOW轴向偏离海相碳酸盐岩方向演化的趋势,反映出热液流体中的C来自区域(甚至矿区)碳酸盐岩的溶解,即热液流体和灰岩地层发生了水岩交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