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DM、H21和H13钢碳化物转变温度值Table 3 Temperature corresponding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carbides in DM, H2

《表3 DM、H21和H13钢碳化物转变温度值Table 3 Temperature corresponding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carbides in DM, H2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Fe-Cr-Mo-W-V系热作模具钢高温热稳定性机理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3(a)、(b)和(c)分别为DM、H21和H13钢的CHT曲线,三种钢连续加热过程中碳化物转变次序规律较为一致,可分为六个相变阶段。第一转变阶段发生马氏体时效转变,并于马氏体组织中析出长周期有序相ε碳化物[23]。以DM钢为例,不同加热速度下此阶段结束点的温度值区间为90.7~128.7℃,其中,当加热速度为0.014℃/s时获得的ε碳化物转变温度最低,约90.7℃;而当加热速度为35℃/s时获得转变温度最高,达128.7℃。与此相似,归因于高加热速度下过热现象的发生,H21和H13钢伴随着加热速度的升高,第一转变阶段结束点温度呈上升趋势,其温度区间分别为105.7~152.0℃和118.5~179.2℃。因此,当加热速度为0.014℃/s时,三种钢发生第一转变阶段的温度区间分别为0~90.7℃、0~105.7℃和0~118.5℃。如表3所示,DM钢具有最低的第一转变温度,H21钢次之,H13钢最高。根据过往研究结果[18,24-25],回火过程中伴随着马氏体继续分解将发生两个重叠的相变阶段,分别为M3C型碳化物转变和残余奥氏体分解。其中,DM、H21和H13钢于第二阶段转变形成M3C型碳化物,开始温度为第一转变阶段结束点温度,结束温度区间分别为388.8~525.0℃,420.6~538.3℃和368.8~503.7℃。当加热速度为0.014℃/s时,三种钢发生第2转变阶段的温度区间分别为90.7~388.8℃、105.7~420.6℃和118.5~368.8℃,如表3所示,H13钢具有最窄的第二转变温度区间,DM钢次之,H21钢最宽。DM、H21和H13钢的残余奥氏体开始转变温度区间分别为172.5~301.1℃,189.5~314.1℃和225.8~318.3℃;残余奥氏体结束转变温度区间分别为323.8~461.0℃,330.1~472.4℃和333.7~442.1℃。当加热速度为0.014℃/s时,三种钢发生第三转变阶段的温度区间分别为172.5~323.8℃、189.5~330.1℃和225.8~333.7℃,如表3所示,DM钢具有最宽的第三转变温度区间,H21钢次之,H13钢最窄。此后由于M3C型碳化物逐渐转变为M7C3型碳化物,相变进入第四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