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二2 0 世纪初期《东方杂志》中“触觉”相关文章》

《表二2 0 世纪初期《东方杂志》中“触觉”相关文章》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世纪早期“美术”话语系统中的词物啮合现象初论——以《东方杂志》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无独有偶,杂志为外光画的专题也做了长期准备,早在1917年就刊登了愈之的《光之应用及其历史》等文章,俞寄凡在《法国的近代绘画》一文中对光学原理也做出了完整的解释。因为古典的和浪漫的都不能满足科学思想下的审美,所以将“纯粹的自然”作为主体的画家便应运而生。这一类的画家就叫作“外光画家”(Pleindiriste)。无论是题材还是表现手法,都将自然作为主体。在风景画方面,研究自然的先觉是英国的康斯太勃尔(John Constable,1776—1837)。巴比松画派就是法国的一些画家受17世纪荷兰画派及康斯太勃尔的启发,在研究自然的基础上,结合浪漫主义,追求光线和气氛的极致表现。至于在风景画上表现精神的人物画,就是米勒(Millet,1814—1875)的绘画了。这些画派选材更加广阔。画家们关注光的表现,把光分解,以此研究物体的色。通过研究物体特有的色,再将变化的色加以分析,如此得到光的感情,同时探求新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