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笔记本安装Xen,半开虚拟化全过程

准备条件

  1. 查看电脑的cpu是否支持虚拟化:输入命令 cat /proc/cpuinfo | grep flags ,查看结果中有没有 pae ,若有则支持半虚拟化,再看有没有 vmx(intel) 或 svm((amd) ,若有,则支持全虚拟化。这个要在 xen 安装之前做,安装后默认就看不到 vms/svm 了。
  2. 确认 BIOS 里虚拟化开关打开。

安装Xen

安装 xen 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做安装系统选择 package的时候,选择 virtualization。这样在系统安装完成后, xen也自动安装好了。 另一种是在安装完系统后,输入命令:

yum –y install kernel-xen xen

命令执行完成后, /boot/grub/menu.lst 自动就会有 xen 的启动项了,修改它为默认启动项。安装完成后,使用命令 uname –a 查看内核版本有没有Xen字样。如:输入 xm list 查看有没有 Domain-0。

安装虚拟机

如果需要 VNC 安装,则修改xen配置文件以支持vnc,Xen的配置文件 /etc/xen/xend-config.sxp 默认监听 vnc 的 ip 要改成 0.0.0 .0 ,否则只能在本机连接上去安装系统。(一般服务器是没有 XWindows 的)

如果需要虚拟出 windows系统,那么必须使用全虚拟模式;如果仅仅是需要虚拟 linux 系统可以使用半虚拟模式。本虚拟的运行效率相对全虚拟要快很多。

一、全虚拟

virt-install-v –n vm01 –r 2048 –f /var/lib/xen/images/vm01.img –s 40 –c/var/lib/xen/images/centos55.iso –m AA:BB:CC:DD:EE:FF –vnc
-v 全虚拟 ( 半虚拟用 -p)
-n 要创建的虚拟机名称
-r 内存,单位 MB
-f 指定虚拟机硬盘位置
-s 指定虚拟机硬盘大小,单位 GB
-c 指定安装镜像位置
-m 指定虚拟机 MAC 地址
–vnc 使用 vnc 远程连接安装

注意:-m 后面的mac字符串中字母大写,如果没有关闭 SELinux ,最好把 img 文件和安装镜像 iso 文件都放在 /var/lib/xen/images 文件夹下。在物理机上执行 x m list 查看一下新建的 guest host 机器的 id 。 如果使用 vncviewerl 连接主机 IP:5901 ,这里 ID 是多少,就连接多少。完全虚拟化安装要使用 VNC ,半虚拟化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

二、半虚拟

半虚拟安装可以使用 http 、 ftp 、 nfs 来做为安装源,这里采用 nfs 方式。
配置 nfs
挂载 centos 的镜像
mount –o loop /var/lib/xen/images/centos57.iso /mnt
编辑 /etc/exports
/mnt * (ro)
启动 nfs
service nfs start

执行命令:

virt-install -p –n vm01 –r2048 –f /var/lib/xen/images/vm01.img –s 40 –l nfs:10.247.0.220:/mnt –mAA:BB:CC:DD:EE:FF –vnc

这里跟全虚拟不同的是 -v 变成了 -p ,然后 -c 变成了 -l ,接下来使用 vnc 安装跟全虚拟的步骤一样,如果直接在物理机上安装,则执行 xm console vm01 命令。
注意 : 在安装过程中,定制 linux 的软件包时,只需要留一个 base ,不要有其他的包,否则会出 bug 。

配置Xen

使用vncviewer远程连接安装完成后,就会在 /etc/xen/ 下生成 vm01 这样跟你指定虚拟机名字一样的配置文件,修改配置文件,可修改 cpu 个数,内存大小, mac 地址等。最重要的,把 vnc = 1 改成 vnc = 0 。这样就不可以远程 VNC 连接了。

克隆虚拟机

克隆前必须关掉被克隆的虚拟机。
virt-clone –n vm02 –o vm01 –f/var/lib/xen/images/vm02.img –m AA:BB:CC:DD:EE:FF
-n 新虚拟机名称
-o 源虚拟机
-f 新虚拟机硬盘文件
-m 新虚拟机 MAC 地址

克隆完成后,可在物理机中使用 xm console name 来进入到这个虚拟机中。修改
Vi /etc/hosts 修改 hostname
Vi /etc/sysconfig/network 修改 hostname
Vi/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修改 ip

Xen基本管理命令

Xm –help 查看帮助
Cd /etc/xen
Xm create vm01 启动 vm01 虚拟机
Xm shutdown vm01 关闭 vm01
Xm destroy vm01 删除 vm01 服务器
Xm reboot vm01 重启 vm01
x m list 查看所有虚拟机

自动启动 vm01
ln -s /etc/xen/vm01/etc/xen/auto/
添加软链接
这样就行了。虚拟机的配置文件:
On_poweroff = “restart”
这个要注意,否则虚拟机关机后,只能到母机上去 xm create vm01 这样开机了。

还有 nfs 的安装配置。这个要在半虚拟化时候要用。

/usr/sbin/virt-install–paravirt –name=node1 –file-size=5 –ram=1024 –vcpus=2–file=/xen/node1 –location=nfs:123.125.162.7:/mnt –extra-args=”ip=123.125.162.45netmask=255.255.255.192 gateway=123.125.162.1 dns=202.106.0.20″ –networkbridge=xenbr0 noipv6(作者:李辉)

Windows7下虚拟机安装64位的linux系统安装Oracle

windows下搞oracle实在很不爽,决定在windows7下安装虚拟机,虚拟一个64位的linux系统安装oracle。不想使用VMware-GSX-Server或者VMware-WorkStation,决定使用oracle的 virtualbox

Oracle VM VirtualBox(类似VMware-WorkStation)是一款开源免费的虚拟机软件,适用于桌面系统,它和服务器端虚拟化软件Oracle VM Server(类似VMware-ESX-Server)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虚拟化软件解决方案。

我安装的是32位windows7系统,想要在虚拟机上安装64位的系统。默认设置是不能成功的, 会提示不支持的CPU架构。VirtualBox提示:

VT-x/AMD-V 硬件加速器已被启动,但当前处于无效状态。您虚拟电脑内的操作系统将无法检测到64位的CPU,因此也将无法启动。请确认在您电脑的BIOS中已启用VT-x/AMD-V支持。

进入BIOS,设置启用虚拟化支持。ok,可以新建虚拟机了,在安装Oracle Linux Release 4 Update 8 for x86_64过程中,笔记本windows7直接重启,多次尝试均失败了,一度想使用VMWare算了。

今天google了一把,发现:不仅需要安装Oracle VM VirtualBox,必须安装VirtualBox Extension Pack以使虚拟机能正常运行。OK,下载安装Extension Pack。

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server-storage/virtualbox/downloads/#extpack

折腾还没有结束:

安装Oracle Linux Release 4 Update 8 for x86_64启动时,报告/dev/hde的状态是unreachable,忽略继续,到了磁盘分区的时候,报告下面这个错误:

linux input/output error during read on /dev/hde

点击重试还是不行,点击cancel,居然可以进行磁盘分区,问题是磁盘/dev/sda,而且grub是安装在/dev/hde上,见鬼了。查看虚拟机的磁盘,发现我创建的25G磁盘是SATA控制器下的磁盘,且类型为AHCI模式。

不折腾了,直接删除SATA控制器,使用已经存在的磁盘在IDE控制器下新建一个磁盘。OK,不再出现/dev/hde的状态是unreachable等warnning,一路顺利安装。(文:灵love犀 329569349)

拒绝黑屏:HP DV3802笔记本风扇改造

买了老同事哥们的HP DV3802笔记本,他放在家里一直都没有用,DV3802也就是HP著名的黑屏本本。我拿到手里,也觉得极品热呀。为了解决因为温度过高导致HP DV3802黑屏,所以要下功夫改造一下。

HP的3000系列用的都是一个特别细的直线热管,散热的确很差。

"小棉袄"影响散热啊

“小棉袄”影响散热啊

HP DV3802散热器上面那个蓝色的就是著名的HP蓝色小棉袄,导热性能特别的差,通过测量,蓝色棉袄的接触面和显卡之间有1MM的间距。所以我去买了块铜片,在市场上8元就可以买到一块(MTOOU.INFO注:淘宝上2块钱一块),又买了块2000的砂纸,细砂纸可以更好的打磨。

给HP DV3802加装散热铜片

打磨后,直接垫在散热器和显卡中间。

我将显卡的表面也从新打磨了一下,好像有点氧化了,接触不是很平整了。

打磨DV3802显卡

这个是 主板芯片和南桥芯片,虽然发热量不大,可HP还都用那个蓝色小棉袄。悲催呀,为什么就不能用好点呢。

HP DV3802小棉袄

以上是发热的比较大的。虽然我们手感绝不到,但是使用的时候计算机会很卡。

其实HP 本本还有一个发热大的东西,就是硬盘,在左下角手托的位置,温度可以高到55度,我把旁边的PCI的插槽里的塑料挡片给去了,稍微好点了,最近做一个专门吹它的风扇吧。

CPU、显卡、硬盘温度压力测试

我用的软件开启的压力测试,CPU工作可以到100% 我开了一个晚上,这个图是开始测试5分钟抓的,测试一个晚上最高CPU可以到80度,显卡可以到75度,硬盘56度。为什么CPU比显卡高,因为显卡的温度外传的时候会通过CPU部分。(文:75812561)

也谈Xen虚拟化技术,对比VMware的感触

我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我的一个朋友(IT界知名人士)说我是个二把刀网管,其实主要业务是做市场。其实做市场没有什么不好的,因为做市场的人,除了了解市场行情外,还需要对产品和技术特别关注,因为当客户问到你问题的时候,你总不能来个电话求救吧。必须解答客户的提问。

我这次对XEN架构的虚拟化技术的使用后,也要感谢云集 yunji.hk 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了XEN架构比VMware虚拟化的优势了。MTOOU.INFO调用;虽然VMware就只有一个文件,不怕虚机之间的病毒串门,但是在自由更换配置及后续功能上着实有一些限制。

Xen对比VMware的感触

一、 随时随地的升级虚机系统,当我们对现有环境运行代码时,客户抱怨速度很慢或者总提示500错误(即超过最大连接数目或部分硬件设备达到饱和状态),只需要通过XEN的控制端滑动几个增量滑动条,就好像用鼠标拉动IE浏览器右侧的滚动条一样,完成过去WM很复杂的配置过程,无需专业技术人员助阵。

二、无缝迁移,为什么要迁移,服务器硬件设备故障了,服务器宕机了,系统会自动从健康的服务器顺利的划出一个空间,将宕机的设备里内容移植过去,整个过程只需要100-300毫秒,正常1秒被分为1000毫秒,所以我们基本上是没有感觉的,这也就是XEN的好处,虽然VMware也可以实现此功能,但需要工程师的配合,我记得2003年的时候讲过心跳线,两台X86的服务器,相互检测谁不行了另外一个就替换它。但是VMware配置麻烦呀,可恶的微慕公司为什么要这么高深呢。

三、系统重装,我今天上午想用个LINUX测试PHP代码,跑MYSQL数据库,下午想用WIN系统跑个MS SQL,按照我们现有的方式,联系技术部,告诉他们我需要做什么,什么时间需要,技术部也很头痛,可能他们会给我另外一个IP的VMware虚机让我测试不同的平台,可我这个人旧是脑袋笨的很,记不住东西,所以我还想要那个IP,那就需要从VMware的管理母服务器上操作了,可是不是所有的客户都能等,一个安装搞了2个小时。但是在XEN架构下,我可以任意安装我需要测试的平台,整个过程只需要3分钟,也不需要麻烦技术部了。当然XEN下首先集成了所有主流的服务器软件,我可以自由选择。

四、数据保留安装,我觉得网站的服务器系统让我折腾的烂了,我也可以在同一个分区下,重新安装系,XEN 可以保留重要目录不变,而执行删除或格式化,甚至我可以保留我的重要文件夹,将WIN平台换成LINUX平台。VMware下,重新安装系统必定会提示你先备份数据然后全盘格式化再安装,然后是漫长的数据恢复,那个累呀。

以上是我通过对 云集yunji.hk 的一点点研究,感谢他们的团队对我的疑惑问题解答。

在Xenserver Dom0通过iostat监测SR IO状态

Citrix XenServer的Dom0是一个32位的CentOS,它为所有的DomU IO提供转发通道。当虚拟机系统出现了性能问题,一般我们可以在Dom0通过top、iostat、free、vmstat等命令来查看Dom0状态,初步定位是否在Dom0出现IO瓶颈。上述这些命令中iostat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IO状态数据。

基本使用

$iostat -d -k 1 10
参数 -d 表示,显示设备(磁盘)使用状态;-k某些使用block为单位的列强制使用Kilobytes为单位;1 10表示,数据显示每隔1秒刷新一次,共显示10次。

Xenserver Dom0通过iostat监测SR IO状态

tps:该设备每秒的传输次数(Indicate the number of transfers per second that were issued to the device.)。“一次传输”意思是“一次I/O请求”。多个逻辑请求可能会被合并为“一次I/O请求”。“一次传输”请求的大小是未知的。

kB_read/s:每秒从设备(drive expressed)读取的数据量;kB_wrtn/s:每秒向设备(drive expressed)写入的数据量;kB_read:读取的总数据量;kB_wrtn:写入 的总数量数据量;这些单位都为Kilobytes。

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磁盘sda以及它的各个分区的统计数据,当时统计的磁盘总TPS是39.29,下面是各个分区的TPS。(因为是瞬间 值,所以总TPS并不严格等于各个分区TPS的总和)

-x 参数

使用-x参数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统计信息。

-x 参数

rrqm/s:每秒这个设备相关的读取请求有多少被Merge了(当系统调用需要读取数据的 时候,VFS将请求发到各个FS,如果FS发现不同的读取请求读取的是相同Block的数据,FS会将这个请求合并Merge);wrqm/s:每秒这个 设备相关的写入请求有多少被Merge了。

rsec/s:每秒读取的扇区数;wsec/: 每秒写入的扇区数。r/s:The number of read requests that were issued to the device per second;w/s:The number of write requests that were issued to the device per second;

await:每一个IO请求的处理的平均时间(单位是微秒)。这里可以理解为IO的响应时 间,一般地系统IO响应时间应该低于5ms,如果大于10ms就比较大了。

%util:在统计时间内所有处理IO时间,除以总共统计时间。例如,如果统计间隔1秒,该 设备有0.8秒在处理IO,而0.2秒闲置,那么该设备的%util = 0.8/1 = 80%,所以该参数暗示了设备的繁忙程度。一般地,如果该参数是100%表示设备已经接近满负荷运行了(当然如果是多磁盘,即使%util是100%,因 为磁盘的并发能力,所以磁盘使用未必就到了瓶颈)。

-c 参数

iostat还可以用来获取cpu部分状态值:

iostat还可以用来获取cpu部分状态值

常见用法

$iostat -d -k 1 10       #查看TPS和吞吐量信息
iostat -d -x -k 1 10    #查看设备使用率(%util)、响应时间(await)
iostat -c 1 10               #查看cpu状态

实例分析

Xenserver Dom0通过iostat监测SR IO状态 实例分析

上面看到,磁盘每秒传输次数平均约400;每秒磁盘读取约5MB,写入约1MB。

Xenserver Dom0通过iostat监测SR IO状态 实例分析

可以看到磁盘的平均响应时间<5ms,磁盘使用率>80。磁盘响应正常,但是已经很繁忙了。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await, %util, %iowait这三个参数,对于我们判断XenServer的各个SR的IO情况,是非常有帮助的。(文:小猪欢迎我)

Citrix XenDesktop的站点和客户端类型

Citrix的Web Interface有三种类型的Site,分别供下列三种类型的Client进行连接时使用:

  1. Desktop appliance connector site:位于\Inetpub\wwwroot\Citrix\DesktopAppliance, 对应的client是XenDesktop-ready desktop appliances, 也就是安装文件中的DesktopApplianceLock.msi.
  2. XenDesktop Services site:位于\Inetpub\wwwroot\Citrix\PNAgent,对应的client是full-screen-only use with domain-joined Windows XP and XPe appliances, 也就是安装文件中的CitrixOnlinePluginFull.exe:
  3. The XenDesktop Web site:位于\Inetpub\wwwroot\Citrix\DesktopWeb ,对应的client是window view mode users who need to be able to access multiple desktops or to access desktops from a browser, 也就是安装文件中的CitrixOnlinePluginWeb.exe.(文:小猪)

构建IT部门架构篇

在这个网络信息爆炸的年代,IT充斥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大小企业层出不断,市场竞争越演愈烈,IT企业如何在如此残酷的环境中稳中求胜呢?竞争最直接的杠杆就是打出价格策略,所以项目利润可向而知……诸如此类的问题,已经困挠着企业的发展。如何压缩内部成本成为企业团队建设的重点,如何打造一个底成本、高回报开发团队是企业未来几年发展的重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团队”;同样软件工程也伴随着IT行业的发展而不断的改进,诸如敏捷开发、结对编程、持续交付等新的一些名词涌入,让我们应接不暇。到底何种方式才是符合企业团队发展的模式呢?本文围绕这一中心展开论述,结合几年来自己的一些项目经验积累,对于一个IT部门的团队建设有如下的见解。

首先要我个人认为需要如下一些基础原则达成共识:
独裁原则:“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我想大家都知道,所以在一个IT部门中,必须有一位是作为独裁而存在的,这个人一般被赋予【部门经理】的头衔,与其让几个庸才做领导不如让一个人能力强的人搞独裁。

分权原则:一个人能力在强精力也是有限的,这是一个矛盾体,所以必须学会分权、放权。所以用人不疑就是指这一条。貌似与第一条矛盾,其实不然,如果分权之后决策就需要按照决策者去执行,而不是按照个人意志强加干预。
量化原则:一切用数据说话,量化一切可以量化的指标。
为才是举:没有苦劳,只有功劳。让合适人做合适的事。

文化建设:程序员是一个特殊的工种,不能按照常规制度去对待,需要用一种合理宽松的气氛去管理。奖惩分明:不再多言。

上述极大原则的前提是在不违背公司原则的前提之下所定制的。原则的导向要与公司发展的大策略相匹配。在合理的时期,使用合理的原则。

部门内部是一个整体,但是从职责角度又可分为如下几大部分,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的情况,可以按照一些实际情况进行角色合并,下文会有详述。请先看比较分工明确的职能划分框架图:

构建IT部门架构

通过上图,明确而清晰的了解到一个IT部门按照职能的一个理想划分情况,如此划分有何优点在于:职责明确、便于人才培养、适合敏捷开发、提高开发效率。

上述职责划分,其实大致符合软件工程的流程。其实一般的公司很难做到如此分工细致的组织架构。所以可以按照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职能裁剪,例如架构组可以同时承担DBA与需求组的职能。开发组可以承担测试组的职能。项目经理与QA小组进行合并。所以经过合并可以简化为如下结构:

构建IT部门架构在这里我特别需要强调的是UI小组,因为这一小组是常被忽略的一个小组,特别是一些业务性强的软件项目。作为本人一直强调“用户体验”这一重要的概念。无数次的成功案例证明,用户体验对于一个项目而言是何其重要。所以必须让专业的团队去设计交互界面。伴随HTML5的出现,针对网路体验全面开花,所以必须用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才能突出产品的特点。说到底,无论如何架构,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大家的思想统一,之后一个团队具有统一的目标,才能做到战无不胜。这个是部门建设的重点,思想的统一很重要。

上述是我对IT部门架构的一点看法,如有转载请注明原创!如有不足支持 还请各位指正。(HaoXiaoJie)

不得不提起的win8系统,优点与缺点

这几天碉堡,感觉把这几年的系统都装完了。四年一遇的2月29日22点25分,微软官方放出了win8消费者预览版的下载地址。仅在一天内下次了100万份,好吧,很荣幸我是其中一个。第一时间放出,我第一时间就下了,但是下载到99.7%时候,网速一直为零,百般无奈重新下载。还好还算顺利。

第一次安装这个版本,我表示有压力,安装了好久,毕竟我的要求是保留原本系统的软件,所以花了不少时间。进入成功进入以后,发现保留的那些软件用不了,晕死,然后慢慢删。想着要装驱动,运行驱动精灵之后果断卡死.卡到第3次才发现是这个软件在搞鬼。真心受不了,重装win8。哎,经过这几次。电脑受了不少的苦啊。

Win8优点在于上网快,开机快(MTOOU.INFO:传说能达到8秒启动),占内存少。大家都知道win7旗舰版特别耗内存,特别是64位的。我之前就是这套系统,兼容性到目前为止,还不让我满意,有时候好卡,有想加内存条的冲动,但是想想不便宜,算了。

Win8缺点嘛,当然是兼容性的问题,很多软件还有游戏都没办法运行,为了妮补这个缺点,我想到了一个办法。虚拟安装win xp,感觉xp的兼容性应该很不错,所以才选他。当时我还一直很担心win8有可能连虚拟机也不兼容,那这方案就没办法实行。

还好,虚拟机完美兼容,安装了xp,但是没有办法联网,弄了不下五个小时,我果断重新安装虚拟机。装好以后就莫名其妙的可以联网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以。可能是老天爷觉得我比较可怜把。在虚拟机里面,相当于一台新电脑,又要搞软件方面的东西,好烦。随便拿了一个游戏运行一下,选了目前同学玩蛮多的穿越火线,装了一下不顶以后基本算是可以玩。

这几天都是在折腾这些东西,感觉还蛮有意义的,虽然感觉自己在做小白鼠实验,但是 还蛮知足的。在总这几天,也帮了三四个同学换系统,那些年,我们一起装过的系统,呵呵。也许过段时间会考虑在虚拟机上面 安装苹果电脑系统,唉,不过真心的是装闷了可能会等到很久以后把。(博予)

Macbook Pro装windows 7系统

Lion系统,Bootcamp4.0。推荐的Macbook Pro安装windows 7系统方法:

  1. 正常途径应该是先用bootcamp分出一个给Ghost镜像还原然后启动时会出现蓝屏,目前不清楚原因,估计神马驱动搞错了吧。下次有机会的时候再试啦。

    4、用win 7安装光盘然后用命令行工具可以运行外置的Ghost软件以及分区软件等等。

    5、用diskgenius无法在MBR分区表情况下不损失MAC系统的情况下多分区(转换为GPT空间不够)(还不清楚原因,因为确实没有超过4个主分 区的限制),用windows 7的磁盘管理工具从基本磁盘升级到了动态磁盘可以多分区,但这样启动的时候就无法访问那些苹果的系统分区了(数据还在)

    因为用bootcamp助手下载驱动很慢,所以没弄这个,但后来mac os进不去了,所以就在网上找了一个boot camp 4.0 forwindows, 但是windows安装bootcamp 4.0后Macbook Pro出现开机蓝屏现象。引用解决方案:

    上 述是我对问题的描述和原因的猜想,之后,通过Google的搜索,发现部分SL + win7用户出现过类似问题,解决方法很简单,不让windows挂载mac分区即可,换句话说就是禁用boot camp安装在windows目录下的挂载和读写HFS+硬盘的驱动。下面是具体解决方法:

    1.找到驱动的安装目录:在windows分区(姑且记做C:),驱动的具体位置在C:/Windows/System32/drivers,找到名为AppleHFS.sys 和 AppleMNT.sys 的驱动

    2.将这两个文件重命名即可,可以重命名为任何名字,如AppleHFS_dis.sys 和 AppleMNT_dis.sys。然后重启,问题解决!

    注意,不装bootcamp手动安装驱动是无法完美驱动Macbook Pro的。

    7、假如以后有时间可以手动安装Lion(然后用mac变色龙引导win 7),用4G以上U盘,写入Lion安装镜像即可。开机按Option启动可以读取的。注意,貌似MBP不支持从硬盘启动windows 7安装程序。假如网速够快可以开机按Command+R 恢复系统,有接近4G的系统下载哦~

    8、或者以后把mac系统分区全部搞掉,然后用黑苹果的方式安装Lion。

    总结

    给这个mbp装win真是蛋都碎了……

    • 如果买苹果是想装windows的话,那我建议千万不要买,想体验mac系统可以找一个和mac 相近配置的机器,也可以装mac os。
      即便装windows也最好只留一个分区给win,主力系统应当还是mac os。
    • mac除了好看,屏幕色彩好,也没什么了…除非你喜欢16:10的屏幕….追求屏幕色彩的童鞋,dell XPS是你更好的选择,同样8000元,配置可以把Macbook Pro秒飞,也是铝的外壳,屏幕色彩可能比Macbook Pro还好。Macbook Pro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触摸板大,而且有手势功 能,但是我发现dell和thinkpad E系列触摸板也同样很大呀,多点触摸,手势也都附带在驱动程序里面了,可以自己设置。
    • Mac系统,这个我没发现有什么优点,也没什么缺点,不过软件游戏太少….有人说编程用mac很好,我不编程不清楚…..前面说了,现在部分PC也能完美运行mac系统的,先用用再说吧。(秋水)

在我那死去的大学时光里DOTA出人生

那个学期我们上完了所有的课程,我们知道这意味着摆在我们面前的将会是什么,于是原本的生活节奏改变了,晓晓、涛哥、老杨他们不得不为以后的生活打算,而去参加学校内的招聘会,我因为有熟人介绍工作,所以基本上就不用去了,还有些玩命的家伙打着去参加招聘幌子,溜到宿舍里玩去了,不得不说我们其中大多数就属于这类。每次问起兄弟们面试怎么样了,他们有的无精打采的,吱吱的不知道说什么,有的干脆就不出声,我也不好意思再问下去,涛哥这人每次都会说:“来来打DOTA,看我们杀惨他们”

于是我们就沉迷于DOTA的杀戮中,忘记那些烦恼,也可以说是逃避吧,其实涛哥每次说要杀惨他们,结果自己别人虐的概率大多了,我们依旧在惨败之后把所有的错怪罪与队友上,然后说出:“队友太傻逼,没办法,你看我这装备,都神装了,要是队友给力一点,就…..”之类的话。老杨这家伙,家里有点底子,不知道为什么每次都跟着他们跑去参加招聘,结果对他来说好像在意料之中,所以每次都无所事事一样。

大学里的DOTA时光

我们每次打DOTA都会叫上老杨,而老杨总是避开我们一样,要么不进主机,要么就当没听见,一个人在那玩,于是我们一致以为老杨是个好青年,他是怕拖我们后腿,所以才这么做的,其实老杨拖我后腿还是有的,结果被作为整个队伍灵魂人物的我骂的狗血淋头,然后他们一致认为我打DOTA太过认真,太过激动来反驳我,他们说的的确有理,我也就无话可说了。晓晓这家伙,始终没有和我们站在统一战线上,一个人在那DNF,我始终不知道他为什么对这款游戏至死不渝,不得不说,晓晓是我见过玩DNF人品最好的一个,最辉煌的时候还把装备拿到5173上去买,结果还挣了不少钱,我是没那人品的,我好像被TX列入黑名单一样,这也难怪,我从来不花钱玩游戏,所以TX对我抠一点我可以理解的,其次就是我要是玩DNF就一定要开挂,这样才够爽,因此也被无数次封号,他们那些玩DNF的家伙,那个不是沾我的光,每次我发现有好的外挂就及时通知他们,但是封号、中毒都是我一人。

那天他们三人同时被录取上了,而且是一家公司,他们笑得那么灿烂,我就像被遗弃了一样,说真的,当时我非常羡慕他们,但是我不得不踏上自己的人生,有时我在幻想我们去了同一家公司,我一起工作,一起开黑打DOTA,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但事实从来就是和现实背道而驰。他们三人走后,留下我一人在宿舍里,我现在记不起为什么我当时还要留下,并且搬到隔壁宿舍去住,在那里我又开始和新的室友打DOTA,LD那家伙是我见到过玩游戏最有天赋的人,DNF玩的让我都忘了他有多少个顶级的号,我就是那种半途而废的人,没有一个角色走向顶峰,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想玩这款游戏原因之一。不知道为什么,和LD打DOTA总是很踏实,说白了就是输的没那么难看,胜负基本持平,不像我和兄弟们打的那么狗血。在那段时间,我似乎真的理解了DOTA的含义所在——“不到最后,永远不要放弃”,这也就是我玩DOTA学到的人生哲理,事实证明也是如此,我们总能找到翻盘的节奏,塔不倒,人不走,我们打的泪流满面,我们咆哮,我们激情四射,我们虽败犹荣。

曾今有个女生说我写得都是有关于游戏方面的,为了引起她的注意,于是我就决定写写生活,现在发现那不是完全的我,那个女生也不了解男生,我可以为你放弃DOTA,你又能为我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