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情况
二、复现故障
三、判断、维修
四、检验
一、了解情况
二、复现故障
三、判断、维修
四、检验
本文是接着上次的《常用主板名词解释-A-LOPS,AC97,ACR,ACPI》这篇文章的,希望对上篇文章所讲到的一些名词还不很了解的一些学者可以进入看看。
AGP时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的缩写,可以翻译为“加速图形接口”。他是intel公司发布的一项技术,用以支持3D图形加速卡的接口规范。从97年下半年推出以来得到了厂商的广泛响应,AGP接口的核心是图形加速卡和电脑内存之间新建立一条专用通道,通过它就可以提高图形传输速度,从而使PCI总线在显示速度上存在的瓶颈问题迎刃而解。
在AGP2.0规范中,除了现有的AGP1X/2X/4X外,当时最新的还有AGP8x模式,在AGP4X模式下,尽管时钟频率任为66Mhz,但通过始终频率同步,而且是同一种滤波信号的上升沿、下降沿分别控制信号传输(可达到132MHz),成功的把宽带又提高到了1GB/s以上,此外,AGP 4X模式还增加了一种能快速从CPU想AGP传输数据的foster write(快写)传输模式,再有AGP2.0规范中,显卡的供电电压也有变化,从以往只支持3.3V,只能支持更低的1.5V为防止AGP1.0(3.3V)和AGP2.0两种范围电压差异之显卡插入错误可能烧毁,intel规定:对应1.5V的显卡和对应3.3V显卡爱接口处的缺口位置不同,那样只要AGP接口上封住与显卡接口箱对应的针脚,就可以将误插事故防患于未然。
AGP PRO接口准确的将是AGP 4x的扩展,它是为了适应后来advanced workstation graphics(高级工作站绘图)市场需求而开发的,从v00D005 5000/6000系列显卡来看,后来的多绘图芯片接口的显卡耗电必然大幅增加,因而为显卡提供稳定的大电流显得至关重要。他的特点是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提供更大的电流,并支持专业级AGP PRO显卡。AGP PRO接口与我们以前见的AGP 4X接口相比明显长了一截,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所有的AGP 4x一下的显卡都可以查到AGP PRO接口上使用,只是除了可以获得更大的电流外,别指望有任何性能上的提高。
电脑维修知识库点评:科技的速度是如此的快,当年的最高标准都成了浮云。现在的PCI-E已经发展多年了。
A、在使用范围内有人使用无线路由器上网;而且无线信号至少达到三格或以上。
B、对方加密的方式是WEP加密方式。如果以方是用WPA或WPA2方式加密,是上不了的。
C、对方没有使用其他不同的限制方式: 比如绑定IP,MAC过滤,关闭DHCP等
D、对方没有关掉ADSL猫,就是说,即使你连上了对方的路由器,信号也很强。但对方的路由器如果没有连上网,那你当然上不了网。
也就是说你免费上网(蹭网)只能上菜鸟的网;如果对方是专业人士,做了专业的设置或限定,你是上不了他的网的。
目前市场上的i7系列处理器,有2种不兼容的接口。
第一种是先上市的i7 9XX系列处理器,属于高端系列,采用的LGA1366接口,目前只能搭配Intel自家的X58芯片。
第二种是后上市的i7 8XX系列处理器,属于中端系列,采用的LGA1156接口,目前只能搭配Intel自家的P55芯片。
随后上市的i5、i3系列处理器属于中低端系列,也将采用LGA1156接口。
FSB
FSB是front side bus的缩写,可以翻译为前端总线。其实前端总线就是CPU到北桥之间的总线宽带,目前P4最高的总线宽带达到800Mhz。
IRDA
IRD是(infrared bate:红外数据)传输方式也称为红外线通信技术,其最大好处是可以省去电脑接口电缆连线,这样可避免由于电缆线盒接口部件接触不良所带来的麻烦,同时还对清楚干扰也有好处(与红外线传输技术相对应的是蓝牙技术,由于蓝牙技术的在速度和距离已经穿透力上都优与红外,所以现在红外基本淘汰了——电脑维修知识库注)
ISA接口
ISA是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的缩写,可以翻译为“工业标准体系结构”。它是IBM早期为PC/AT电脑制定的总线标准,因此也称为AT标准。它为16为体系结构,仅支持16位的I/O设备,ISA的数据传输率只有8MB/s,最高也只有16MB/s,工作频率为MHZ,现在在维修电脑的时候基本看不到这类接口了。
PS/2
PS/2这个相信对台式电脑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吧,你在插拔键盘鼠标的时候可能就看到了它。对,这就是“键盘鼠标接口”。小圆形结构。
LAN WAKE UP
LAN WAKE UP的意思是网络遥控唤醒开机,要正确使用这个功能,还必须配备有支持这项功能的网卡,同时要安装相应的管理软件才行哦。
var googleSearchIframeName = “cse-search-results”;
var googleSearchFormName = “cse-search-box”;
var googleSearchFrameWidth = 800;
var googleSearchDomain = “www.google.com.hk”;
var googleSearchPath = “/cse”;
硬盘的坏道分为两种,一种是逻辑坏道,另一种是物理坏道。两种不同的坏道是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修复的。对于逻辑坏道,我们可以修复,对于物理坏道,我们应采用隔离的办法,以最大程度减少损失,防止坏道进一步扩散为目标。我见过有些人在报纸上吹说用某个特殊软件能修理物理坏道,最要命的是许多人对低格硬盘的迷信,实在是误人之语。所谓低级格式化,指的是将空白的磁盘划分出柱面和磁道,然后再将磁道划分为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又划分出标识部分ID、间隔区GAP和数据区DATA等。低级格式化只能在DOS环境下完成,而且只能针对—块硬盘而不能支持单独的某一个分区。有些坏磁道和坏扇区能够通过低级格式化来修复,但对于真正的硬盘磁盘表面物理划伤则无法进行修复,这只有通过各种办法标出坏扇区的位置,以便让操作系统不去使用,以防止扩大坏道进而延长硬盘使用。特别想强调,低级格式化是一种损耗性操作,对硬盘的寿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如无必要,用户们尽量不要低级格式化硬盘。
对于逻辑坏道,一般情况下我们用操作系统自带的工具和一些专门的硬盘检查工具就能发现并修复。如:Windows自带的Scandisk磁盘扫描程序就是发现硬盘逻辑坏道最常用的工具,而我们常见的Format命令不能对任何硬盘坏道起到修补作用,这点大家要明白。我们可在Windows系统环境下,在“我的电脑”中选中要处理的硬盘盘符,选择其“属性”,在出现的“工具”按钮中选择“查错状态”,再在“扫描类型”中选“全面检查”,并将“自动修复错误”打上“勾”,然后“开始”即可。如果系统在启动时不进行磁盘扫描或已不能进入Windows系统,我们也可用软盘或光盘启动盘启动电脑后,在相应的盘符下,如“A:”下运行Scandisk *:(注:*为要扫描的硬盘盘符),回车后来对相应需要扫描修复的硬盘分区进行修理。
但是,如果是硬盘物理坏道,那么千万千万记住不要试图用这些方法来修复,相反用各种工具反复扫描,就是对硬盘的物理坏区强制进行多次读写,必然会使坏道变多,进而扩散,正确的方法是用下面的方法果断地把已有坏道的地方隔离开。这是一种很无奈的办法,但是一个20G的硬盘,如果因为坏道,屏蔽了15G,总还有5G空间可用,如果不这样做,最后的结果是整个硬盘全部报废。
方法一:用PartitionMagic等磁盘软件完成工作
如PartitionMagic分区软件,先用PartitionMagic4中的“check”命令或Windows中的磁盘扫描程序来扫描磁盘,算出坏簇在硬盘上的位置,然后在Operation菜单下选择“Advanced/badSectorRetest”,把坏簇所在硬盘分成多个区后,再把坏簇所在的分区隐藏,以免在Windows中误操作,这个功能是通过HidePartition菜单项来实现的。这样也能保证有严重坏道的硬盘的正常使用,并免除系统频繁地去读写坏道从而扩展坏道的面积。但是这需要对这些软件熟悉,并且有计算硬盘的经验,许多人并不容易做到准确。
方法二:用FDISK和格式化命令FORMAT
具体的方法是这样的,第一要搞清硬盘的容量,对于有问题的磁盘先用FDISK分成一个C盘,再用FORMAT进行格式化,当碰到无法修复的坏块时面对FORMAT总是试图修复,这时记录下进行的百分比.然后按CTRL+BREAK强行终止任务,用磁盘总容量×百分比,得出这部分正常的磁盘容量,用FIDSK划出一个逻辑磁盘,再将后面的磁盘估计出坏道的大概大小,大概比例为10%左右,再划分一个逻辑盘。这个小盘不用格式化,在总工作完成后将其删除,这样就将坏块给全部跳过去了。这样可能会损失一些好道,但对大容量硬盘来说无足轻重,而硬盘使用起来更加稳定。
方法三:用专门的坏盘分区工具如FBDISK
FBDISK这是一个DOS下专门发现坏道并隔离后重新分区的软件,只有一个文件,仅仅几十K。操作很简单,先制作一张能启动到DOS的软盘,把FBDISK放在软盘上,用它引导系统,注意系统上只能挂一个要修理的硬盘,并且将其接在主硬盘的线上。进入DOS后,只要能发现硬盘,就运行FBDISK好了,这个小程序先会对硬盘按磁道进行扫描,发现坏道就显示出来,同时还会估计总体扫描完要用多长时间,全部扫描完后,程序会根据扫描结果和坏道情况给你提出一个全新的分区方案来,如果你接受就按Y,否则不会对你的硬盘进行处理。这个软件不错,但是可能比较大手,笔者曾有一次用它把一个10G硬盘扫完后,报告说只有300M可以使用,但是我用方法二后,却找出了近2G的完好空间。所以大家还是按需使用。
还有一类特别的坏道表面看起来很可怕,其实反而好修理,如系统显示“TRACK 0 BAD,DISKUNUSABLE”,意思为“零磁道损坏,硬盘无法使用”或用磁盘扫描程序扫描其它硬盘时其0扇区出现红色“B”。大家都知道硬盘扇区是最重要的地方,损坏后一点也不能用,一般人往往将出现这样故障的硬盘作报废处理。其实合理运用一些磁盘软件,把报废的0扇区屏蔽掉,而用1扇区取而代之就能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这样的软件如Pctools9.0和NU8等。
以Pctools9.0为例来作说明。一块40G硬盘出现上述故障,用盘启动电脑后,运行Pctools9.0目录下的DE.EXE文件。接着选主菜单Select中的Drive,进去后在Drivetype项选Physical,按空格选定,再按Tab键切换到Drives项,选中harddisk,然后OK回车后回到主菜单。打开Select菜单,这时会出现PartitionTable,选中进入后出现硬盘分区表信息。该硬盘有两个分区,找到C区,该分区是从硬盘的0柱面开始的,那么,将1分区的BeginningCylinder的0改成1就可以了,保存后退出。重新启动电脑后按Del键进入COMS设置,运行“IDEAUTODETECT”,可以看到CYLS由782变成781。保存退出后重新分区格式化该硬盘就可以了。
虽然个人感觉这个计划编排得已经比较完美,但是否能够得到顺利实施,还得看看实际运行的结果。很多时候,不得不承认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而对无法控制的角色,也因自己的能力和位置而无法去控制。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人员和计划人员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整个项目开发公司的事情,同时也关系到外联单位的事情。所以,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从项目管理理论来说,一个计划即使再完美,若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始终不能实现项目预定的目标。因此,项目跟踪就是起到检查、反馈、改进的作用,而这也是很多执行力理论里强调的检查。在这里就涉及到很多问题,检查反馈是否客观地反映项目实际进度和资源消耗情况,并且及时地向计划部门反馈,这需要有一批专业人才来执行。改进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和总结,不仅需要设计人与投资人的妥协与协商,也需要执行人员的理性对待和真实反馈。无疑,客观性和及时性是项目跟踪的最重要的两个评价指标,在现实中可能会因为许多利益的关系而出现偏差,使得计划脱离了实际,但我依然想从技术层面上来讨论项目跟踪的问题。
首先,在项目开始执行前,我们需要做一些项目作业计划评估、调整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1)检查作业计划最后完成日期和关键作业线路的最终日期是否满足预定目标?这首先是从进度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说,所有的任务时间必定是在既定的计划最后完成日期上进行的推算或演算。所以,如果逻辑计算的工期无法满足既定的工期要求,那么就需要进行调整。至于这个工期是否合理,还需要通过资源的消耗费用来综合评定。所以,第一步我们得到的是满足既定工期的逻辑合理工期。
2)关键作业总浮时是否等于0?由于计划主要考虑的是关键作业的实现以保证整个计划的实现,所以对关键作业的总浮时作出了等于零的规定。对于这个命题,有的管理者认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关键作业会随着计划的实际执行而发生变化,因此其是在不断变化的,那么就需要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在调整整个作业计划,显然不太可取。所以,在优化过程中需要对关键部位或关键结点的工期进行约定,以约束计划在一定空间内发生调整。也可以说,像现实中反映的一样,当建筑主体结构完成之后,装修工程和安装工程的各个施工时段和部位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安排,但要确保最后的竣工时间。而这些细分下来的作业计划就由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进行协调安排,以保证总体工期目标的实现。
若这两个条件同时得到满足,该计划可以批准执行。假如前述两个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就需要调整作业计划中的资源、开始日期或逻辑关系,直至使之同时符合要求。这个阶段,也就是计划的优化阶段,这个阶段也是最考验人耐心的时候,也是成为一个优秀的计划工程师的必经之路。关于计划的优化,将会有专门的文章对它进行讨论,在此就不展开了。
其次,需要查看资源使用是否超负荷。这可在资源直方图中可以查看到。若有资源超负荷使用,则应进行资源平衡。其处理原则为:
1)强制限制条件 具有强制开始与完成日期的作业将优先获得资源。
2)逻辑关系:紧前作业优先获得资源。
3)平衡优先级:根据某一栏位的顺序来决定作业获得资源的顺序。要注意的是,在刚开始制定的计划中,除了项目开始日期和项目结束日期,其它情况下很少会使用强制限制条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获得资源平衡。但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项目进度延误,但为了如期完成作业计划,此时就很可能增加一些强制完成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资源超负荷使用。所以,在跟踪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项目的进展情况。
我们还可在P3的“工具”菜单中选择“资源平衡”选项,P3提供了下面三种具体设置选项。
1)进度计算时自动进行资源平衡。选中该项,在进行进度计算时会自动进行资源平衡。
2)考虑在其它项目中的分配,这样项目的优先级大于/等于。由于资源可能分配了多个项目,选中该选项并定义相应的优先级数值,则表示在进行资源平衡时会考虑优先级大于/等于该数值的项目。
3)保持进度最早和最晚日期。选中该选项,则在平衡前,项目的当前最早日期将会被保存。查看平衡后的日期与平衡前日期对比,可将最早开始与完成日期、尚需最早与完成日期栏位显示出来,如下图所示。如果不选中该选项,则会执行后推法平衡,即在不影响项目完成的情况安排作业的日期。作业的最早开始与完成日期将会等于平衡后的日期。如果作业在最晚日期范围内得不到足够资源,则会安排到最早日期。无论是否选中该选项,在进行进度计算后,平衡后的日期又会回到平衡前原来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