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os是什么?设置Qos释放系统20%限制可保留带宽提高网速纯属谣言

实际上所谓的释放win7、XP系统20%限制可保留带宽这个东西很久以前就有人发了,当时我一直是无视掉的,结果今天有同学在QQ上问我,无语了,所以就写了这篇文章(其实我以前也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试图解除这种误解)。我们先来看看网上所谓的“释放win7、XP系统20%保留带宽”是怎么说的:

在”运行”对话框中键入”gpedit.msc”命令来打开”组策略”窗口,再从”管理模板”下找到”网络”项目,这里有一个”QOS数据包调度”项,展开后可以在窗口右侧的”设置”列下看到一个”限制可保留带宽”的项目,双击该项目,可以看到这里的”带宽限制”默认值为20%,我们只要将它修改为”已启用”,并将”带宽限制”值改为”0%”就可以让带宽得用率达到最高。

Qos是什么?设置Qos释放系统20%限制可保留带宽提高网速纯属谣言

我们可以这样解读它:windows7\XP系统中一个叫“QOS数据包调度”的东西占用了20%的带宽,我们只要禁用这个就可以提升带宽。但是,实际上我们要先明白QOS是什么,下面是维基百科上对QOS的解释: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 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网络只用于特定的无时间限制的应用系统,并不需要QoS,比如Web应用,或E-mail设置等。但是对关键应用和多媒体应用就十分必要。当网络过载或拥塞时,QoS 能确保重要业务量不受延迟或丢弃,同时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

下面我来解释下QOS的作用:QOS存在的目的就是在网络过载,也就是饱和的时候可以允许特别需要网络的一些功能(关键应用和多媒体技术)优先使用一定的带宽来保证这些程序不断线。QOS启用保留带宽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网络要饱和,二是有关键应用和多媒体程序在使用网络。

通俗的来说,我们把网络比作一个公路,他的带宽是有限的,当车(数据)特别多的时候我们腾出一个车道(20%带宽)来保证公交车、警车、救火车等(重要程序)能够及时使用。但是这个比方有点不对,就是现实世界中我们不可能让重要的车辆通过后立即通知别的车说“你现在可以用着个车道了”,但是在计算机中可以,在计算机中就好像当重要车辆来的时候该车道上所有车立即给让路(排到其他车道上),当通过后其他车又可以立即返回这个车道。也就是说从数据流上来看无论QOS是否启动在网络满载的情况下计算机都将使用100%的带宽。所以,将QOS带宽调整到0不能提升网速。

那么,把QOS归零后会有什么影响呢?简单的来说就是重要程序不再有优先级。在QOS启动时你一边用迅雷下载东西,一边使用多媒体在线看视频的话(假设下载资源非常好,带宽达到上限),你的迅雷最多能使用80%带宽,而那20%将用来保护你在线视频不断线;而当QOS归零后,迅雷和多媒体各自暂用多少带宽就不确定了(取决于两个程序抢带宽的能力),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迅雷会占用全部带宽,多媒体会直接断线。在我们平常使用中很少发生单个下载占用全部带宽的情况,也就是说真正的带宽饱和并不多见,QOS经常是没有启动的。

在微软的KB316666中明确表示许多发表的技术文章和新闻组文章多次提到 Windows XP通常为QoS保留百分之二十的可用带宽的说法是错误的。修改并关闭Qos的20%保留带宽不仅不能使网络得到加速反而会适得其反,关键的时候造成众多程序抢带宽,系统额外运算增加,会导致系统稳定性变差。

简而言之就是QOS不会影响你使用的网络带宽,停掉QOS也不会加速网络,相反停掉QOS还会导致你的重要程序在关键时刻断线,所以别傻乎乎的去设置限制可保留带宽,把QOS清零,那可是个网络大管家。

为什么Word只能用安全模式打开?点下鼠标轻松解除

昨天一个同事电脑里的的一个Word 2003文件打开总是报错重启,显示在安全模式打开,但还是在安全模式下也还是打不开。他反复弄了几次没搞定就给我看看。一看就大概知道了,因为我以前也遇到过这个问题,所以鼠标点击三两下就能解除word安全模式。我想这个问题可能存在一定普遍性,也写篇文章帮助大家排解下疑惑:

为什么提示Word只能用安全模式打开?以前我遇到的时候分析过后发现,原来这个是因为Word默认模板损坏造成的。怎么解决呢?很简单,按照我下面的步骤来,鼠标点击下就搞定:

先在Word安全模式下新建一个word的文档,然后点击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如下图所示:

新建一个Word文件,选择另存为

点击后会出现下列对话框,此时再在“另存为”对话框下面的文件类型列表中选择模板文档,然后您就会看见一个Normal文件:

删除Word默认模板:Normal文件

再在上面的文件列表中找到Normal这个Word默认模板文件,选中将其删除,再重新启动就不会出现Word只能用安全模式打开的情况了。您也不用担心那个删除掉的Normal文件,因为Word发现这个文件不存在了就会自动重建一个的哦。(如果觉得文不错跪求转载、分享啊,亲~)

为什么说黑客总是好的作家

大名鼎鼎的伊莱克先生在他著名的一问中谈到,令人惊讶的是,一个好的黑客,几乎总是一个好的作家。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了想,应该是因为:

首先,什么是写作?写作分两个部分:你想,你表达。

第一、想象:我们可以尽可能努力的去接触外部世界,但人类的想象力本身,据我所知,是很难锻炼。但对象既然已经是一名出色的黑客,(既然他能够成为可称道的黑客)不管思维是天马行空也好,行云流水也好,应该假定他已经拥有超乎常人,有价值的想象力。

第二、表达:黑客的职业,常常就是在锻炼自然语言的表达力。why?先来看看什么是好的写作。以我的标准衡量,简洁,准确,逻辑清晰。这就是好的文字。

所谓写作,不一定是奇想连篇的小说,电视上的广告,网页上的说明文字,都是写作。

而黑客终日书写代码,编程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清晰的逻辑思维结构。

而代码最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注释。

假如对方是合格的黑客,那么他一定擅长书写注释。

而自己写过注释就知道,要在一句话中,概括一个函数的功能是非常困难。

这就好像140字的微博和1400字的博文的区别一样。要书写好的注释,就必然有简洁而准确的文风。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黑客总是好的作家。

说说VMware Player的毛病及与VirtualBox虚拟机的一点对比

原来我一直被VMware公司的虚拟机所吸引,因为VMware的产品不仅在虚拟机界最有名气,还因为它出售企业级产品,叫人掏钱买的总不能太差吧!但安装了之后却失望了。我总结一下(我安装的VMware Player):

一般外部的观点是,VMware Player吃资源,VirtualBox在低配置的机器上表现更好,但VMware Player可开启3D加速,可玩大多数游戏。现在我要就说说我自己的一些感受:

VMware Player界面华丽,但是卡的很,拖动一下程序窗口就要卡一下,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集成显卡问题。而且VMware Player在上个版本前一直都不能创建虚拟机,这个版本开始能够创建虚拟机了。可以从光盘创建,也可以直接从iso镜像创建,这一点比较方便。但是设置比virtualbox少的多,VMware Player把用户定位于非专业用户。

VMware Player在安装虚拟机时,使用一个内置的easy install来安装系统,简单的说,这玩意儿就类似于Ghost XP的无人值守一键安装,只需在创建虚拟机时输入好帐号密码和windows激活码,就不用再管它一路安好。方便归方便,但这样你也就无法对系统手动分区设置了,XP在安好之后只有一个c盘。见鬼的是这玩意儿好像还不能关掉。

VMware Player极度依赖网络,开机后假如不拨号直接打开VMware Player会假死般的卡上几分钟。在安装系统时会下载安装相应的插件,为什么不把这些插件直接集成在安装包里呢?本来安装包就已经不算小了(100多M)。在网速不好的时候简直要命,这种假设每个用户都有高速网络连接的行为,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该死的下载窗口,取消下载后原来的下载任务都残留在窗口里,居然还不能清空。而且不能创建系统快照!

安装完XP,进入虚拟机之后:在virtualbox里,必须安装增强插件,才能把开始很小的桌面放大到全屏。VMware Player里,进入系统后调节一下分辨率就可以了。很方便。但是拖动窗口依然一卡一卡的。

打开DX设置,3D是激活的。但依然不能玩游戏。拷贝了几个游戏。ja2和英雄无敌3等打开之后只显示一个极小的窗口,和不调分辨率时一样,CS和红色警戒干脆无法运行。插入光盘时系统会去检测光盘导致桌面卡上半天,鼠标无法移动,也无法使用其他功能。难道这个狗日的软件是单线程的吗?

总之,VMware Player让我很失望。感觉vmware就像微软一样,走上了那条软件做的大而臃肿,靠市场运作取代用户体验的不归路。

SSID是什么意思?解答SSID广播的作用

定义:SSID是一个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名称。SSID是区分大小写的文本字符串,是一个最大长度不超过32个字符的字母数字字符(字母或数字)的顺序(当然,这个名字你可以自己随便取)。就作用上来讲,SSID看起来就像是无线接入点(AP)MAC地址,所以无线局域网上的所有无线设备必须使用相同的SSID才能进行互相沟通。现在您大致知道SSID是什么意思了吧?!

在无线局域网中SSID作用非常重要,它能阻隔其他无线设备访问您的无线局域网 (无论是有意或无意地)。 要进行通信,无线设备必须使用相同的SSID名称。

设置无线网络SSID

图中为设置无线网络SSID号(名称)

很多无线设备能自动搜索到SSID,因为一般情况下一个公共的无线接入点(AP)会把SSID会被广播出去。不过如果您的无线网络是只私用的,那么应该设置禁止广播SSID,不然可能有人来蹭网了。毫无疑问,通过禁止广播SSID可以提高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扩展:防止蹭网:无线网络关闭SSID广播后的连接上网方法

总之,SSID是什么意思?一个无线网络的名称!为了发现无线网络中的无线网卡和无线接入点以便使无线局域网内的设备互相联通您就需要它。

为什么字节码+虚拟机的模式比机器码+编译器更流行?

众所周知现在的软件行业是解释型语言的天下,无论是开源轻量级语言Python/Perl/Ruby还是企业级应用Java甚至微软新搞出来的.Net系列/C#,都基于字节码+虚拟机模式。这么做毫无疑问比机器码+编译器更慢,而且机器码+编译器也并非不能实现高等语言,那么why?

Hacks and Painters里给出的解答是:字节码十分接近机器码,因此为字节码编写基于硬件的解释器比编写编译器更容易!

想象一下。接近自然语言的高等语言+编译器+机器码与接近机器语言的字节码+解释器+机器码。当然是后者更容易,但是后者就额外需要把源代码翻译成字节码的编译器,但这个编译器只要实现一次就够了!(最复杂的部分只要做一次就够),而针对不同的硬件编写解释器是相对十分容易的。

另外如Hacks and Painters所说的,增加软件中间层,会降低执行效率,但能使编程更灵活,开发出的东西更强大。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不断抽象,不断接近人类自然思维的过程。

字节码更通用,更灵活,更强大,不拘于平台限制。其唯一的缺点是降低代码运行效率,但是在硬件速度18个月翻一番的今天,这并不重要。

XLS文件怎么打开?4种操作系统下打开XLS文件的方法

XLS格式文件是微软97版和2003版的office Excel(也称为 表格)所创建的文件, Excel是微软办公office套件(包含Word、Excel、PPT)里面的一个程序,是使用最频繁的办公软件之一。

注意:XLS格式是一个较老的Excel文件格式,从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及以后的2010都是采用XLSX格式。不仅Excel如此,Word(由doc变成docx格式)、PPT(由ppt变成了pptx格式)的新老格式也是如此,新格式就是在老格式上加个“X”,如下所示:

微软Excel、PowerPoint、Word格式演变

微软Excel、PowerPoint、Word格式演变

我想说到这里您应该知道XLS文件怎么打开,您需要做的就是下载一个office办公软件即可,而且您的选择有很多,不仅仅是Windows系统还有苹果的Mac OS X、Linux、Android(安卓)这三款操作系统下也有一些软件了用来打开XLS文件。

WindowsWindows

Microsoft Office软件 Excel 2010 (也可直接下载Microsoft office,Excel就包含在内)
金山WPS(中国金山软件的免费办公套件)
OpenOffice.org(开源免费的跨平台办公套件)
Corel WordPerfect Office X6
Ability Office

mac苹果Mac OS X

Microsoft Excel 2011(Mac版)
OpenOffice.org

linuxLinux

OpenOffice.org(Linux系统下的最佳选择)

AndroidAndroid(安卓) 

Kingsoft Office for Android(中国金山软件办公套件的安卓版本)

上面所列的软件都是其官方网站链接以及获得官方认可的合法第三方链接,您可通过链接获取相应版本,对于收费版本网络上通常存在中文破解版、绿色版等资源,大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如果您对本文对XLS文件怎么打开这个疑问所做的相关解答有何意见或建议欢迎留言,我们一起探讨交流。

腾讯的无节操要度娘和我来承担:百度搜索提示页面被黑客入侵

以前穆童在百度搜索东西的时候,偶尔也能看到一些网站被:百度提示您:该页面可能因黑客侵入而存在安全风险,我当时还真以为这些网站真的就是被黑客入侵了呢,看到那些网页敬而远之生怕有什么高级病毒在我点开网页的时候感染了我的计算机。而事实呢?并非如此!

要不是看到穆童博客的一个网页也被百度提示:该页面可能因黑客侵入而存在安全风险提示。我可能还是那么认为的真是被入侵了。如下图所示:

页面被黑客侵入存在安全风险

刚看到这个提示的时候,可不了得,着实吓了我一跳。NND谁那么闲来黑我的博客啊。可当我将鼠标放在哪行提示上时,又弹出了一个对话框,显示:

所谓的“违规”内容被误报为黑客入侵

所谓的“违规”内容被误报为黑客入侵

擦啊,什么违规?在看看居然是电脑管家报错的。百度什么时候出了电脑管家?仔细一看,妹的,然来是腾讯的那款垃圾软件。哥一向对腾讯没啥好感。本来不想扯你,你这找骂。哥写文章都是反复检验的,完全对得起党(这是首要的)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群众,这傻X居然说我违规,我规你妹啊。

百度这个安全联盟说实在的,为了一起来反360现在反而损伤了自己的根基,使得搜索质量的不准确性、误导性加大了不少,这次的算法升级也是一个熊样,我心中的女神:度娘也在这次升级中被无数黑帽SEOer给糟蹋了(不知道是碰到的还是这些SEOer真的那么厉害)。

于是我立马进入内容查看到底哪里“违规”了,擦啊,不就写了几个天朝、几个XX(真的就是“XX”这两个字母,不是别的东西)、几个色字。这几个内容本身就和电视棒脱离不了关系,难不成要我介绍怎么组装电脑不给介绍硬盘吗?这不是误导广大基友么?哥绝对不会那样,哥写就要写个明白,写个全面。不然作为一个中国人怎么对得起国家的培养?怎么对得起作为最睿智的灵长类动物领袖的身份?人家奥巴马会怎么看我?

扯远了,剩下的就是给腾讯申诉(提到这个就有辱我智商),然后也得给我仰慕已久的高贵而美丽的度娘姐姐一份“情愿表”希望能尽早给消除这个误报。唉,明明是腾讯的无节操却要度娘和我们小站长来承担!度娘……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啊!!!

Linux系统(Debian和Ubuntu)下彻底删除wine的办法

wine是一个在linux下模拟windows的东西,不过这个wine很难卸载,所以我专门写了怎么卸载这个东西的办法:

1、终端中执行sudo apt-get remove wine1.3(wine1.3是你安装wine时的软件包命,如果你当时之间apt-get wine来安装的就直接输入apt-get install remove wine)

2、删除wine的目录文件:sudo rm -r /home/username/.wine(username是你的用户名)

3、卸载残留的软件包:sudo apt-get autoremove

4、清理wine模拟运行的windows程序:sudo rm -r /home/username/.local/share/applications

5、清理残余的windows程序:sudo rm -r /home/username/.config/menus/applications-merged/wine*

注意,这里以root权限使用了rm -r命令,这个命令很危险,如果路径输入错误可能会直接悲剧,慎重点哈

Niconico动画播放速度很慢缓冲很久的解决办法

这一招是我自己摸索出来的。希望能让有同样困扰的同学解决问题。

众所周知(众?),在中国看niconico不仅仅是慢,而是无法忍受。我即使开日本专线VPN,周六周日和晚上高峰时段,也要花三倍的时间去缓冲一部视频。而且缓冲条走的极不稳定!相比之下看youtube都用不着缓冲。说明不是国际出口的问题。那么有啥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专线VPN本身已经优化过路由,说明我们不能再通过对路由做手脚提高速度。有啥办法呢?哥告诉你,哥有办法。

用火狐浏览器下载

首先你要是Niconico付费会员(Niconico动画网付费高级会员试用感受)。至于为什么,下面再说。 然后安装火狐浏览器,再安装adblock plus套件,Auto-Proxy套件,Flashblock套件,Greasemonkey套件,Nicofox套件。

因为我们访问这个网站已经够慢了,当然要想办法减少它上面无用的内容,比如广告啊广告等等广告之类的。adblock plus套件能拦截下大多数广告。然后呢,有些可能不是广告,但用处不大的内容,我们也能自己写个脚本把它过滤掉,所以需要Greasemonkey。写JS脚本很简单,甚至都不用学。

Auto-Proxy套件就不用解释了,没有它你都打不开这个网站。

Flashblock套件让你在打开一个视频的时候,预先锁定它,不去缓冲它。然后就轮到本文的主角:Nicofox套件。

这个套件是台湾人写的,有很多有趣的功能。这里我只谈它的下载功能。你打开一个网页,锁住它,先不要缓冲它。然后点开nicofox的下载窗口,下载这个视频。

看看速度有多快?我用2M 网通 adsl,dreamhost ssh,付费会员帐号。足足有满速160KB/s的速度!即使在尖峰时段也有60-70kb!这样一部100M的视频,十分多一点就下完了。包括所有弹幕。如果你去缓冲这样一部视频要多长时间?我告诉你,最少要一个小时。(延伸:详解:4M/2M/1M宽带下载速度是多少

如果你不是付费会员,那么还是没有这个速度。我过去在低画质时段,经常是二十多k,二十多k,而且非常不稳定。所以说nico承诺的这个专用回线,的确不是瞎吹的!我连续测试了三天,付费会员帐号的下载速度非常快而且稳定!

等你下完了,好。这时候点击flashblock的按钮,开始缓冲这部视频吧,你会发现,一秒就缓冲完了。为什么?因为nicofox把视频下到了firefox的缓存里头!浏览器直接读取就行了!

(实际上,它是通过浏览器缓存进行下载,在缓存中拼凑出完整的文件,再拷贝到你指定的文件夹。)但是这个办法有个缺点,那就是session的时效性。根据我的经验,如果视频大于20M,等你下完,网页的session也失效了。你这时候缓冲它会返回一个错误。

但是没关系啊,你已经把它吓到了硬盘上。可以用nicofox自带的弹幕播放器播放。所以上面所说的方法,只是我个人更喜欢在网页界面看罢了。你完全可以下载完之后,直接关掉网页,用nicofox或其他的弹幕播放器播放。

推荐nicoplayer这个播放器,它是日本人开发的,设定十分详细,可以手动调整弹幕的算法,还能用自带的下载器下载视频和弹幕。只不过不支持内设代理,在中国这可是致命的缺陷。我已经写了一封邮件给开发者,希望下一个版本能有所调整。

缘由猜想

最后我解释一下这么做的原理。其实我也不懂技术,只是猜想。为什么下载会比在浏览器里缓冲快?缓冲不也是下载吗?想必很多人都有类似经验,访问国外网站时,速度极慢,奇怪的是下载东西却很快。

为什么Niconico动画播放那么慢呢?这就像火星探测器和地球通信一样。信号来往,有半个小时的延迟。探测器发出信号———地球接受信号,处理,返回信号———探测器接受信号,行动。我操,一个小时过去了。

但是假如地球往探测器发送一个文件流,即便有延迟,但是信号会绵延不绝的抵达火星,即使这个信号是半个小时前发出的。探测器每接受一个信号,下一个信号就紧接着抵达。

这就是 Niconico 下载为什么会快的原因。如果路由畅通。不存在不稳定现象的话。如果你写过脚本来获取视频下载地址的话,那么你会知道,视频不是保存在一个服务器上的。而是被分成几十,上百小段,保存在不同的服务器上。

因此浏览器很可能是在:发出信号,获取视频地址,等待应答———漫长的时间————服务器回复。这个回环中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用nicofox下载,可能是因为形成了数据流,所以充分了带宽,无视了延迟。当然我也只是猜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