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医临证手册》求取 ⇩

目 录1

上篇临证基础知识1

中医临证方法和论理特点1

一、临证方法1

二、论理特点3

(一)脏腑是中医理论的核心3

(二)阴阳是中医学的说理工具3

诊 法7

一、望诊7

(一)望神色8

(二)望舌10

(三)其他望诊16

二、问诊17

(一)问寒热18

(二)问汗20

(三)问头身痛21

(四)问咳喘痰涎24

(五)问呕吐27

(六)问饮食口味29

(七)问胸腹腰32

(八)问二便38

(九)问经带42

三、切诊45

(一)脉诊45

(二)按诊52

辨 证54

一、八纲辨证54

(一)表里54

(二)寒热56

(三)虚实57

(四)阴阳60

二、病因辨证60

(一)六因辨证61

(一)疏风清热退翳剂70

(二)痰饮辨证72

(三)瘀血辨证73

三、脏腑辨证75

(一)心与小肠76

(二)肺与大肠78

(三)肝与胆81

(四)脾与胃84

(五)肾与膀胱86

四、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90

(一)六经辨证90

(二)卫气营血、三焦辨证91

治 疗93

一、治疗原则93

(一)治病求本93

(二)扶正祛邪96

(三)调整阴阳97

(四)因情制宜98

二、治疗方法99

中篇 常用中药方剂105

常用中药105

总论105

一、中药的性能106

(一)四气、五味106

(二)升降浮沉110

(三)归经112

二、中药的用法116

(一)配伍116

(二)用药禁忌117

(三)用量121

三、中药的炮制122

(一)炮制的目的123

(二)炮制的方法124

各 论135

一、解表药性味功用135

(一)发散风寒药137

(二)发散风热药144

(三)临床报导选编148

二、清热药性味功用152

(一)清气分热药154

(二)清热燥湿药158

(三)清热凉血药162

(四)清虚热药165

(五)清热解毒药167

(六)清热明目药185

(七)临床报导选编188

三、化痰止咳平喘药性味功用196

(一)温化寒痰药198

(二)清热化痰药201

(三)止咳平喘药207

(四)临床报导选编213

四、芳香化湿药216

(一)芳香化湿药性味功用217

(二)临床报导选编220

五、消食药221

(一)消食药性味功用222

(二)临床报导选编226

六、行气药227

(一)行气药性味功用228

(二)临床报导选编238

七、泻下药性味功用239

(一)攻下药241

(二)润下药243

(三)峻下逐水药245

(四)临床报导选编249

八、驱虫药252

(一)驱虫药性味功用253

(二)临床报导选编257

九、开窍药257

(一)开窍药性味功用258

(二)临床报导选编261

十、温里药262

(一)温里药性味功用263

(二)临床报导选编269

十一、平肝药271

(一)平肝息风药性味功用272

(二)平肝潜阳药性味功用278

(三)临床报导选编281

十二、安神药283

(一)安神药性味功用284

(二)临床报导选编288

十三、利水渗湿药289

(一)利水消肿药性味功用290

(二)利尿通淋药性味功用296

(三)利湿退黄药性味功用301

(四)临床报导选编306

十四、祛风湿药309

(一)祛风湿止痛药性味功用311

(二)祛风湿舒筋活络药性味功用318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性味功用324

(四)临床报导选编328

十五、止血药330

(一)收敛止血药性味功用332

(二)凉血止血药性味功用336

(三)化瘀止血药性味功用339

(四)温经止血药性味功用343

(五)临床报导选编344

十六、活血祛瘀药347

(一)活血祛瘀药性味功用348

(二)临床报导选编365

十七、抗肿瘤药368

(一)抗肿瘤药性味功用370

(二)临床报导选编383

十八、补益药384

(一)补气药性味功用386

(二)补阳药性味功用393

(三)补血药性味功用405

(四)补阴药性味功用411

(五)临床报导选编417

十九、收涩药421

(一)止汗药性味功用423

(二)止泻药性味功用424

(三)固精缩尿止带药性味功用429

(四)临床报导选编432

二十、外用药433

(一)外用药性味功用简表434

(二)临床报导选编445

常用方剂447

总 论447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447

(一)主治药物448

(二)辅佐药物448

二、方剂的组成变化449

(一)药物配伍变化449

(二)药味加减变化450

(一)药味多少451

三、临证处方451

(三)药量加减变化451

(二)药量大小452

(三)药物替代453

四、药物煎服454

(一)煎药454

(二)服药455

一、解表剂457

(一)辛温解表剂457

各 论457

(二)辛凉解表剂460

(三)其他解表剂465

(四)临床报导选编468

二、表里双解剂470

(一)解表攻里剂470

(二)解表清里剂474

(三)解表温里剂475

(四)临床报导选编477

三、和解剂477

(一)和解少阳剂478

(二)调和肝脾剂482

(三)调和肠胃汤485

(四)临床报导选编487

四、泻下剂488

(一)寒下剂489

(二)温下剂493

(三)润下剂496

(四)攻补兼施剂499

(五)临床报导选编500

五、治风剂502

(一)祛风剂502

(二)熄风剂507

(三)临床报导选编513

(一)温中祛寒剂514

六、祛寒剂514

(二)温经散寒剂518

(三)回阳救逆剂522

(四)临床报导选编525

七、清热剂526

(一)清气剂527

(二)清营凉血剂529

(三)清热解毒剂533

(四)清脏腑剂536

(五)退虚热剂545

(六)临床报导选编548

八、祛署剂550

(一)祛暑解表剂551

(二)清暑利湿剂552

(三)清暑益气剂553

(四)临床报导选编555

九、祛湿剂556

(一)燥湿化浊剂557

(二)利水除湿剂560

(三)温化水湿剂562

(四)清热利湿剂564

(五)攻逐水饮剂570

(六)祛风除湿剂572

(七)临床报导选编579

十、润燥剂581

(一)轻宣润燥剂582

(二)甘寒滋润剂584

(三)临床报导选编587

十一、理气剂588

(一)行气剂589

(二)降气剂595

(三)临床报导选编599

十二、理血剂601

(一)活血祛瘀剂601

(二)止血剂609

(三)临床报导选编613

十三、化痰止咳剂616

(一)燥湿化痰剂617

(二)温肺化痰止咳剂619

(三)清热化痰剂621

(四)消痰化滞剂625

(五)祛风化痰剂626

(六)敛肺益阴止咳剂628

(七)临床报导选编629

十四、消导剂631

(一)消食导滞剂631

(二)消痞化积剂634

(三)临床报导选编636

十五、补益剂637

(一)补气剂638

(二)补血剂646

(三)气血双补剂649

(四)补阴剂652

(五)补阳剂663

(六)临床报导选编665

十六、固涩剂668

(一)敛汗固表剂668

(二)涩精止遗剂669

(三)涩肠固脱剂671

(四)临床报导选编673

十七、驱虫剂674

(一)驱蛔剂675

(二)驱绦剂677

(三)驱蛲剂678

(四)驱钩剂679

(五)其他681

十八、经产剂681

(一)调经剂682

(二)带下剂686

(三)妊娠剂690

(四)产后剂693

(五)其他剂695

(六)临床报导选编700

十九、儿科剂701

(一)疏表止咳剂702

(二)健脾消食剂705

(三)驱虫剂707

(四)临床报导选编708

二十眼科剂709

(二)扶正益阴明目剂715

(三)其他剂722

(四)临床报导选编725

二十一、痈疡剂726

(一)内服剂726

(二)外用剂735

(三)临床报导选编741

下篇常见病证治疗744

常见证的治疗744

一、头痛744

二、发热748

三、咳嗽753

四、喘哮756

五、失眠760

六、眩晕762

七、心悸764

八、胃痛766

九、泄泻769

十、腰痛772

十一、胸胁痛775

十二、痹证778

十三、痿证781

十四、遗精,阳痿785

十五、脱肛787

十六、昏迷789

常见病的治疗795

一、感冒795

二、肺痈798

三、肺结核801

四、急性胃肠炎804

五、痢疾806

六、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810

七、溃疡病812

八、阑尾炎816

九、急性胰腺炎818

十、传染性肝炎821

十一、肝硬化827

十二、胆囊炎、胆石症830

十三、胆道蛔虫症835

十四、泌尿系感染838

十五、泌尿系结石842

十六、肾炎845

十七、高血压850

十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853)…十九、流行性乙型脑炎856

二十、神经衰弱859

二十一、癔病861

二十二、癫痫863

二十三、冠心病867

二十四、糖尿病872

二十五、月经失调875

二十六、痛经879

二十七、带下病882

二十八、盆腔炎885

二十九、绝经期症候群888

三十、崩漏890

三十一、妊娠恶阻895

三十二、先兆流产896

三十三、乳痈898

三十四、产后病900

三十五、麻疹905

三十六、百日咳909

三十七、遗尿911

三十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913

三十九、坐骨神经痛916

四十、三叉神经痛918

四十一、耳源性眩晕919

四十二、脑震荡921

四十三、牙痛923

四十四、扁桃体炎925

四十五、慢性咽炎927

四十六、感染性口炎928

四十七、慢性鼻炎930

四十八、荨麻疹933

四十九、湿疹936

附录939

中医病历书写939

辨证治疗备查方944

常用中药药名索引951

常用方剂索引963

1986《新编中医临证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宗柏等编著 1986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临床手册(1974 PDF版)
中医临床手册
1974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中医临证实习手册(1975 PDF版)
中医临证实习手册
1975
中医临证参考手册( PDF版)
中医临证参考手册
荟萃集(1988 PDF版)
荟萃集
1988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中共富阳地方史话  1927.1-1949.5(1991.05 PDF版)
中共富阳地方史话 1927.1-1949.5
1991.05 杭州市:杭州大学出版社
新编中医内科临证备要(1995 PDF版)
新编中医内科临证备要
1995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新编临床医生手册(1992 PDF版)
新编临床医生手册
1992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实用中医临证手册(1996 PDF版)
实用中医临证手册
1996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中医外科临证手册(1965 PDF版)
中医外科临证手册
1965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新编中医老年病临床手册(1999 PDF版)
新编中医老年病临床手册
1999 北京:金盾出版社
新编临床实习医师  士  手册(1995 PDF版)
新编临床实习医师 士 手册
1995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内科临证手册(1959 PDF版)
中医内科临证手册
1959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医大辞典(1995 PDF版)
中医大辞典
1995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内科常见疾病临证手册(1959 PDF版)
中医内科常见疾病临证手册
1959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内科临证手册(1982 PDF版)
中医内科临证手册
1982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