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工业四十年 1951.4-1991.4》求取 ⇩

奋进不息的中国航空工业吕东 莫文祥 段子俊 姜燮生 何文治1

加快军用飞机发展 为部队提供武器装备王昂 张金波 毛德华13

研制发展民用飞机 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胡溪涛 段大扬18

引进技术为我所用 提高直升机技术水平陈宝琦 刘高倬 吴法苓22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发展航空发动机油江 王祖浒 陈浚25

与主机协调发展 建设机载设备行业陈少中 王涛 杨燕生 杨光中30

发挥航空工业技术优势 发展战术导弹工业李周书 柯恂34

搞好军民结合 开拓民品生产新局面崔光炜 金击强37

坚持科研先行 大力发展航空科学技术徐昌裕 王南寿 张彦仲 朱伯贤 张耀41

发展航空教育 培育航空人才鲁赤诚 孙铁 姜学锦 关敦45

坚持质量第一 强化质量管理曾明 王喜春 张性原 王炘49

积极推进改革 优化管理体制徐汉生 孙广运 王道昌53

当好后勤 保证供应方致远 赵凤岐 罗怀毅59

发展进出口贸易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余燮 孙肇卿 赵光琛62

艰苦奋斗 发展基本建设事业李兆翔 刘正惠 马明阳68

坚持两个文明建设 加强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王其恭 朱立民 常绍弟 庞凯凡 凌光启72

加速航空工业发展 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厉义市 冷传生 徐仲奎 叶家谅76

新中国航空工业的里程碑——记我国第一架自制飞机从南昌飞起南昌飞机制造公司80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的诞生刘南生84

新中国第一次自行设计飞机程不时88

创建第二设计室 自行设计喷气发动机吴大观91

自行设计初教6飞机屠基达94

运5飞机的诞生南昌飞机制造公司97

良好的开端——记新中国第一批航空发动机的诞生南方动力机械公司100

中国第一种高温合金的诞生魏祖冶104

我国第一座超音速风洞的建设与发展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沈阳飞机制造公司108

飞行试验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戈平 陈启亮111

航空研究院二十二年历程的回顾王振乾 刘鸿志 孙志端115

我国第一枚空空导弹的试制南方动力机械公司121

艰苦奋斗闯新路 发展我国海防导弹工业彭历生125

自力更生 自行设计强击机陆孝彭128

首战告捷 一机四用——回忆我国第一台改型设计航空发动机活塞8的诞生王祖浒131

歼6飞机优质过关罗时大 李新瑞135

涡喷6发动机的优质过关桑抱冬139

我国第一套飞机自动驾驶仪的诞生岳保康142

摸透米格-21 研制歼8飞机沙正平 解思适 钟敏昭145

涡喷7系列发动机的发展航空发动机总公司148

航空喷气发动机从修理过渡到制造程华明151

空心叶片攻关记荣科154

歼7飞机试制成功王新 胡除生157

直5金属桨叶的攻关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160

轰6飞机试制回顾陆颂善163

贵州航空工业基地在艰难曲折中开拓前进齐克非 庄树山 楼士礼 孙瑞胜167

飞机结构强度研究所的建设与发展飞机结构强度研究所172

我国第一座高空试车台的建设刘宗义175

“英俊少年”翱翔祖国蓝天邵国斌 高占民179

涡桨5发动机的改进和系列发展刘桂真 唐景惠183

飞越世界屋脊——运8飞机进藏记黄斌186

运8系列飞机的发展陕西飞机制造公司188

从运11到运12飞机杨守文192

“飞龙”的腾飞王志196

运10——我国大型民用客机发展的起点赵金德 王维翰199

MD-82飞机的合作生产景德元203

歼7系列飞机的发展谢明 屠基达207

新型火箭弹射救生装备的研制与攻关陈与楫 季留法210

火箭橇试验滑轨的建设马金华 殷斌浩213

涡轴8发动机的引进消化与系列发展徐家民216

直8直升机的试制武厚忠 沈亨业220

直9直升机的引进生产与国产化齐志焜 郭景山223

突破无人驾驶侦察机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26

“长空”一号无人机系列的研制历程吕庆风228

歼教7飞机从贵州高原起飞唐文斌231

参加研制歼8Ⅱ飞机的感受顾诵芬234

歼8Ⅱ飞机的系统工程管理唐乾三237

涡喷13发动机的研制与改进姚克佩 石仕刚241

航空涡轮膨胀致冷技术在油田开花结果杨燕生244

地面燃气轮机在大庆李宗钦 曲绍朋248

超轻型飞机与飞艇的发展陈继昌 李周书252

沙丘之歌——记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的发明者高歌周日新254

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的发展孙礼鹏258

中外合作研制教8基础教练机张彤 童承祖 石屏262

高性能推进系统预研的回顾与展望刘大响 斯永华266

奋发图强 攻克主动控制技术关部科学技术研究院270

附录1 航空工业大事记(1949.10—1990.12)275

附录2 航空工业系统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项目简介294

附录3 航空工业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二等奖项目简介296

附录4 航空工业系统博士研究生导师名单310

后记327

1990《中国航空工业四十年 1951.4-1991.4》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周日新主编;《中国航空工业四十年》编辑部编 1990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