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研究》
作者 | 王光振等主编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61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0801579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7418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页1
绪言1
第一篇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1
第一章 历史与资源1
第一节 历史因素1
第二节 地理特点及物产资源14
第二章 经济增长的态势与推动因素23
第一节 1978年面临的主要问题23
第二节 1978年以来经济总量增长的衡量28
第三节 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34
第四节 优化增长的若干思考41
第三章 外向型经济的透视52
第一节 迅速成长的外向型经济52
第二节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道路60
第三节 发展外向型经济面临的挑战70
第四章 工业化的推进与经验78
第一节 工业化的加速及其作用78
第二节 乡镇工业的崛起及其对工业化的贡献82
第三节 基本经验88
第五章 农业发展的新突破103
第一节 农业发展的实绩103
第二节 农业生产的五个转变趋势114
第三节 农业发展思考录118
第四节 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123
第六章 第三产业与投资环境的改善132
第一节 迅速发展的第三产业132
第二节 第三产业与投资环境144
第三节 投资环境评价及其完善方向150
第一节 结构变动的基本格局和特征156
第七章 产业结构变动的总体考察156
第二节 结构变动的原因和条件168
第三节 产业结构演变的若干启示174
第四节 结构升级面临的问题和出路177
第二篇 区内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183
第八章 区域内经济空间分布的总体态势183
第一节 地区间经济差异减小,均衡分布趋势加强183
第二节 多层次、梯度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构成了三角洲经济地域结构的基本骨架192
第三节 新的经济核心业已崛起,新类型的经济区域正在逐步形成198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启迪210
第九章 区域发展问题之一:作为开放前沿的经济特区216
第一节 特区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216
第二节 特区经济体制改革的示范224
第三节 特区面临的问题229
第四节 迈向未来的经济特区——国际经济区域中心232
第十章 区域发展问题之二:再造广州华南新优势240
第一节 成就和问题240
第二节 预警信号:优势衰减的危险250
第三节 再造新优势:重振广州经济雄风的选择259
第十一章 区域发展问题之三:广东“四小虎”的崛起267
第一节 10年艰辛使之成为新的经济成长中心267
第二节 快速形成经济增长极的奥秘271
第三节 特殊发展道路的启迪286
第三篇 经济体制的转换292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培育292
第一节 以改革促进市场的形成292
第二节 市场体系的全面培育299
第三节 加强市场建设与管理309
第一节 市场发展状况评估315
第十三章 市场、市场机制的剖析与思考315
第二节 市场机制作用分析318
第三节 若干启示324
第四节 需要继续探索的若干主要问题332
第十四章 微观经济制度的创新338
第一节 微观经济体制创新的实证分析338
第二节 一种新型公有制产权制度的剖析345
第三节 深化改革,增强微观组织活力的基本路子352
第十五章 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361
第一节 建立新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与可能性361
第二节 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需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365
第三节 深化宏观调控方式改革的两个重要问题374
第十六章 环境:挑战与选择382
第一节 在环境方面面临的挑战382
第四篇 发展问题的社会学考察382
第二节 在环境方面的对策选择387
第十七章 喜忧参半的人口形势397
第一节 经济发展对人口的影响397
第二节 一个突出的问题:流动人口403
第三节 计划生育面面观413
第四节 差距与前景419
第十八章 就业领域的革新424
第一节 就业制度的变革:真正的“双向选择”424
第二节 就业结构变动的主流:农业劳动力加速转移429
第三节 激励机制的培育:能上能下、职酬对称436
第四节 启示:对就业的市场化调节是人力资源配置的更有效的方式441
第十九章 外来劳工:有争议的社会问题447
第一节 为什么会出现外省民工潮?447
第二节 引发的新问题449
第三节 争议与判断453
第四节 加强疏导、完善管理459
第五篇 思想观念的历史转变462
第二十章 蔚蓝色的开放改革思想462
第一节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463
第二节 只唯实,只唯干468
第三节 领导就是服务475
第四节 市场经济新观念480
第二十一章 挑战性的劳动意识与价值观念488
第一节 劳动就业观的转变488
第二节 “搏一搏”的创业精神494
第三节 如饥似渴的求才心理498
第四节 人生价值再认识503
第一节 从消费支出说起508
第二十二章 转型中的消费观念与社会伦理508
第二节 文化市场的兴盛说明了什么513
第三节 企业精神的重建518
第四节 生活还有多重含意523
第六篇 跨向世界 走向未来528
第二十三章 拓展珠港澳合作,奋力走向世界舞台528
第一节 珠港澳经济技术合作的新阶段528
第二节 跨越97:珠港澳合作面临的新挑战538
第三节 珠港澳经济合作的前景545
结束语556
附录557
Ⅰ.珠江三角洲区域范围简表557
Ⅱ.主要参考书目558
Ⅲ.珠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561
1993《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光振等主编 1993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珠江三角洲经济科技模式
- 1988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 珠江三角洲集镇与居民 社会学的社区研究
- 1991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回顾与前瞻
- 1992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 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 1996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 九龙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战略
- 1991 厦门:鹭江出版社
-
- 珠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 1992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非洲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 1992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经济形势与展望
- 1990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 同步发展理论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启示
- 1989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珠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概论
- 1997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