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十年》求取 ⇩

第三节 深圳交通邮电发展的主要做法 (111

序言1

第二节在深港合作中学习和借鉴国外1

目 录1

先进经验 (411

第三节 继续走“外引内联”的路子 (351

第一编社会主义经济特区的建立3

第一章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3

第一节 人文地理及历史沿革3

第二节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6

第三节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12

第二章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6

第一节 主要的优惠政策16

第一节 特区的教育事业 (118

第一节 国际环境 (319

第二节特区的自主权25

第一节 特区的任务29

第三章在四化建设中担当的角色29

第二节 特区的地位与作用32

第二编十年建设的成就41

第一章“一夜城”的崛起41

第一节基础设施建设41

第二节城市建设44

第三节城市管理54

第一节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62

第二章 特区国民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62

第二节 外向型工业的雏形64

第三节 创汇农业的发展66

第四节 商业贸易的发展69

第五节 旅游业的发展71

第六节 房地产业的发展74

第七节 金融服务业的发展75

第三章对外引进和对内联合79

第一节 深圳的对外引进79

第二节深圳内联经济的发展93

邮电通讯网络101

第四章初具规模的现代化交通运输和101

第一节 正在形成的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102

第二节 现代化通讯网络108

生、体育事业118

第五章特区的教育、科技、文化、卫118

第二节 特区的科技事业124

第三节 特区的文化事业129

第四节 特区的医疗卫生事业135

第五节 特区的体育事业139

第六章 特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44

第一节 保持社会主义精神风貌144

第二节 加强特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154

第三节 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法治观念159

第一章 城市建设与“深圳速度”169

第三编在探索中前进169

第一节 用好特殊政策 率先实行改革169

第二节 借鉴国际惯例 完善市场体系171

第三节 搞好建设规划 保证三大效益173

第四节 注意量力而行建设协调发展177

第五节 加强城市管理建设现代文明城市179

第六节 加强立法工作依法管理城市181

第七节 发挥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窗口”183

作用努力开创新局面183

第二章 坚持对外开放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186

第一节 明确外向型的发展目标187

第二节 坚持发展提高的方针188

第三节 发挥特区优势 开拓海外市场190

第四节努力拓展远洋贸易191

第五节 瞄准香港市场 发展创汇农业193

第六节 积极探索跨国经营的路子195

理体制198

第三章 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的经济管198

第一节 深圳经济的宏观调控198

第二节深圳经济的微观管理206

第四章 深圳特区的市场215

第一节 特区市场的建立和发展215

第二节 特区市场体系的主要特点221

第三节 进一步发展特区市场的对策223

第五章深圳特区房地产改革228

第一节 深圳特区土地管理体制改革228

第二节深圳特区住房制度改革232

第三节 深圳特区国营企业房改240

第四节 深圳特区居屋发展中的法规建设243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247

第六章 对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探索247

的客观必然性249

第二节 加强深圳特区国有资产管理249

第三节 深圳特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250

的成立及其运作250

第四节 对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探索255

第七章深圳特区劳动用工、劳动工资260

第一节 改革的目标选择和内容260

和社会保险制度260

形式并存的劳动用工和就业制度262

第二节 建立以劳动合同为法律特征的多种用工262

第三节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265

分配形式265

第四节探索建立社会共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270

的社会保险制度270

第五节 劳动立法和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272

第一节适应性的改革和实践274

第八章 深圳特区的干部人事制度274

第二节超前性的改革和探索282

第九章 政府机构的改革288

第一节 特区政府机构改革的发展过程288

第二节 特区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291

第三节 特区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经296

验和体会296

第一节 中间组织发育的客观必然性299

第十章 中间组织的培育和发展299

第二节行业协会302

第三节工青妇群众组织306

第四节社会民意咨询监督组织310

第五节 中间组织发展的经验和体会313

第四编深圳特区的广阔前景319

第一章环境和条件319

第二节国内环境324

第三节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325

第二章战略目标及体制329

第一节战略意图及地位329

第二节战略目标及阶段332

第三节 未来体制及政策338

第一节 进一步完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346

相结合的特区经济体制346

第三章基本对策346

为中心的轨道上来349

第二节 把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349

第四节 发展深港经济联系和合作355

第五编十年建设的启示363

第一章特区建设的基本理论363

第一节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363

的社会主义的理论363

第二节 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368

第三节“梯度开放”理论372

第二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特区实践376

第一节 特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76

第二节 特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379

第三节 特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探索380

第三章特区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383

第一节特区的经济属性383

第二节特区的计划389

第三节特区市场调节的作用393

特区的重要特征395

第四章 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395

第一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经济395

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395

第二节 在改革开放中建设社会主义特区399

的精神文明399

第三节 特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404

战略思考404

第五章特区外向之路的勇敢探索409

第一节 实践和发展改革开放的理论、努力409

探索特区的外向之路409

第三节借鉴和移植香港法规、改善特区416

投资环境416

第四节按国际惯例办事、积极开展419

跨国经营419

后记423

1990《深圳特区十年》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秦文俊主编 1990 深圳:海天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